携带幽门螺杆菌患者用过的碗筷,放了几小时后另一个人用,还会传染吗?

【携带幽门螺杆菌患者用过的碗筷,放了几小时后另一个人用,还会传染吗?】幽门螺杆菌为何会在我国呈现疯狂性的传播?我国是以爷爷、奶奶、父母及子女为核心的家庭模式 , 在这样的家庭模式中一般是父母占主导地位 。父母在外工作 , 避免不了需要应酬 , 而在应酬的过程中可能就会接触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 , 从而引起自身感染 。家里的饮食也是共餐制 , 这种共餐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家人 , 我们的传统理念就是四世同堂才是幸福 , 一大家人一起吃个饭才叫团圆 , 如果搞了一双公筷 , 总觉得会伤了家人之间的感情 。


携带幽门螺杆菌患者用过的碗筷,放了几小时后另一个人用,还会传染吗?

文章插图
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细菌呢?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 , 有1-2个微小弯曲 , 菌体长2-4um , 宽0.5-1.0um , 只有一条环状染色体 。细菌常排列成S形或海鸥状、革兰染色阴性 。电子菌体一端或两端可有4-7条带鞘鞭毛 , 运动活泼 , 通常在黏液层下面 , 黏膜上皮表面 , 在胃小凹内及腺腔内 , 呈不均匀集团状分布 。
生理特征:微需氧 , 生长时需二氧化碳 , 营养要求高 , 最适生长温度37°C、PH值为6~ 8时繁殖最为活跃 , 另外还需一定湿度( 相对湿度98%) 。幽门螺杆菌的尿素酶极为丰富 , 约含菌体蛋白的15% , 活性相当于变形杆菌的400倍 。尿素酶催化尿素水解形成“氨云”保护细菌在高酸环境下生存 。
幽门螺杆菌作为胃内的唯一细菌 , 它是如何存活的呢?如何在人际之间传播的呢?携带幽门螺杆菌患者用过的碗筷 , 放了几小时后另一个人用 , 还会传染吗?
1、幽门螺杆菌菌体呈螺旋形 , 一端可伸出2-6条鞭毛 , 提供运动动力 , 使其能够寄宿于最合适的部位 。
2、幽门螺杆菌经口进入胃内 , 部分可被胃酸杀灭 , 部分依附于胃窦部的黏液层 , 依靠鞭毛穿过黏液层 , 定居于黏液层与胃窦黏膜上皮细胞表面 , 一般不侵入胃腺和胃固有层内 , 一方面避免胃酸的杀菌作用,一方面难以被机体的免疫机制清除 。
3、幽门螺杆菌有极其丰富的尿素酶 , 约含菌体蛋白的15% , 产生的尿素酶水解尿素成二氧化碳和氨 , 氨在幽门螺杆菌周围形成“氨云” , 提高局部的PH值 , 中和反渗入黏液内的胃酸 , 形成有利于HP定居和繁殖的局部微环境使感染慢性化 。
4、幽门螺杆菌分泌空泡毒素A、脂多糖等毒素和尿素酶、脂酶等酶类 , 释放细胞毒素 , 还可以产生其他细胞因子和引起免疫反应 , 损害胃粘膜的防御修复机制 , 更加利于幽门螺杆菌的定植和繁殖 。
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1、口口传播:虽然目前推测Hp感染的传播途径可能有多种 , 但是口口传播可能是其最主要途径 。研究发现使用筷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显著的相关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感染与口腔中牙菌斑数量增高密切相关 , 牙菌斑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储菌库 , 它可能通过家庭中和密切接触 , 经口口传播 。另外手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也起一定作用 。2、粪口传播:已从粪便中成功的培养出幽门螺杆菌 , 这说明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粪便污染水源 , 而引起的粪口传播 。3、胃口传播:它主要发生在幼儿 , 因为幼儿常发生呕吐和胃食管反流 , 而呕吐物或胃食管反流 , 可能引起幽门螺杆菌的胃口传播 。4、其他:少数患者可能经宠物、苍蝇、昆虫传播 。胃镜消毒不严导致的医源性感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