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獭的寿命

【水獭的寿命】

水獭的寿命

文章插图
水獭是一种食肉目、鼠科的动物,在水中生活很长时间,属于杂食性动物,在长江流域的湖泊中数量也很多 。在我国南方繁殖中心主要分布于洞庭湖和鄱阳湖流域 。北方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黑龙江流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 。雄性成年水獭比雌性成年水獭寿命更长;雄性成年水獭是陆地上游泳速度最快的动物,水中活动能力也强;成年水獭为捕食动物,有两个专门的捕猎区;一般情况下它们不会攻击人类但偶尔会追逐一些鱼(如鲱鱼);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 。幼体一般5岁后就可以独立生活,4~5年内可完成成年,因此它们是野外哺乳动物中最长寿、最聪明的物种 。
1、寿命
水獭的平均寿命为10年,一般以4~5岁为一成年期,每胎产卵4~6枚,产卵后雌性要哺乳1年多才能达到性成熟,也有的雄水獭会终生未育,而雌水獭则会终生未育(即与人类交配产卵不会死亡)且直到第二年才停止;一只雌小水獭一生可产卵3~5枚;怀孕和哺乳期为2年;2岁以后为3年;3岁以后为4年;4岁以后会因生殖器发育而逐渐消失;5岁以后逐渐恢复到自然状态(3岁左右即完全恢复到自然状态);6岁以后停止繁殖直到2岁半以前基本停止繁殖;幼体一般5岁后就可以独立生活,4~5年内可完成成年,因此它们是野外哺乳动物中最长寿、最聪明的物种 。因此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中将其评为无危物种 。水獭是水中掠食性动物也是两栖类中唯一不能自己捕食、能够在水中生活5年以上的动物群 。它们一般都要靠“捕猎”维持生存;虽然它们能用身体自由地在水中跳跃或奔跑来捕食各种水生生物 。
2、分布
洞庭湖:湖南省最大的湖泊、全国第二大湖,也是我国长江的发源地 。它包括洞庭湖、鄱阳湖和洞庭湖流域周边部分水系 。湖区有鱼类约1000种,其中包括鱼类820种、两栖类6种、爬行类1种、鸟类约10种、两栖爬行类9种 。另外有芦苇丛及湿地草原约3000多种;湖泊中也有很多小动物 。鄱阳湖:湖流域的面积最大、范围最广及数量最多 。主要以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为食;水域内有鱼类2200余种、浮游生物1500多种;湖水中主要是浮游植物和水草 。
3、保护现状
由于水獭的天敌比较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它的种群数量影响非常大 。尤其是过去人们利用水獭破坏水中生态系统,对它直接的经济价值几乎没有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水獭不像其他水獭一样有固定的活动区域,所以在洞庭湖流域主要以捕食和食用水生动物为主,人们在湖区设置了许多鱼饵,如大闸蟹、鲱鱼、鲇鱼等 。它们还经常袭击家畜(猪、牛、羊) 。由于大量捕捉和出售水獭肉,严重影响了它们的种群数量 。加上人类对水獭病原微生物研究的进展较慢,以及近年来人为活动所致,这些因素都对它们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最近几年来水獭主要以小鱼为食,再加上捕鱼等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影响极大提高了人们对它危害的认识,对栖息地破坏也日益严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