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的注意事项

很多人都喜欢吃鱼 , 殊不知 , 鱼也不是随便和什么食物烹饪在一起都可以吃 。鱼的烹饪得讲究科学的搭配 , 如果搭配得不科学 , 不仅破坏了鱼肉里面原有的营养 , 而且还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
吃鱼的注意事项
空腹吃鱼——导致“痛风”
在减肥(减肥食品)风潮日盛的今天 , 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 , 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 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而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 , 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 , 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 , 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 , 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
吃生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 , 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 , 极易感染肝吸虫病 , 甚至诱发肝癌 。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 , 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 , 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 , 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 , 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 。
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 , 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 , 甚至死亡 。
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活杀现吃 , 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 , 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 , 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此外 , 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 , 营养成分不充分 , 口感也并非最好 。
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 , 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 。
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 , 所以尽管鱼胆味苦 , 总有人跃跃欲试 。擅吃鱼胆极其危险 , 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
专家指出 , 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 , 这些毒素既耐热 , 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 , 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 , 或是用酒送服 , 均可发生中毒 。
这些鱼不是人人都适宜吃
鲫鱼
性味甘、温 , 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能 。鲫鱼体内的脂肪有利于心血管功能 , 还可降低血液粘度 , 促进血液循环 。
忌口:不能与麦冬、沙参同用 , 不能与芥菜同食 。阳虚体质和素有内热者不能食用 , 易生热而生疮疡者也忌食 , 感冒发热期间不宜多吃 。
带鱼
性温、味甘、咸 , 有补脾、益气、暖胃、养肝、润肤、补气、养血、健美的作用 , 适宜久病体虚 , 血虚头晕 , 气短乏力 , 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
忌口:多食易动风发疥 , 过敏体质者、有麻疹、风疹及原因不明的皮肤瘙痒者 , 不宜食用 , 咳嗽气喘者也不宜食用 。另外 , 带鱼不能用牛、羊油煎炸 , 否则食后更易动风 。
鲳鱼
性味甘、平、淡 , 具有益气养血、补胃益精、滑利关节、柔筋利骨之功效 , 尤其适合消化不良、脾虚泄泻、贫血、筋骨酸痛者食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