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米象又称米象,是稻米中的一种蛀食性害虫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常将稻穗、嫩梢或已长出的幼芽食掉 。一旦被其啃食,即会导致植株矮小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3000万吨大米被米象为害 。目前我国对大米象的防治已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仍有大量的大米遭到米象危害 。
1、危害特征
大米象主要危害稻谷的3-5龄,也有小米象、大米象之分 。米象为害稻谷,多在穗部取食 。初孵幼虫多在穗部为害,后分散为害整个谷穗,并咬破稻穗表皮蛀入颖壳内食用,造成颖壳缺损,部分严重时直接引起稻谷颖壳脱落,并对水稻造成大量减产 。幼虫孵化后不久即在食场附近产卵危害,在稻田表层形成数条密集的食料团,当水稻抽穗扬花后即被米象所食食光 。大米象食性多样,喜群集栖息于稻株中部及下部的茎秆上,有趋光性 。通常一群只产卵一次,所以危害严重的稻谷往往一年发生两代甚至三代,一代产卵后幼虫即转移到另一株植株上取食为害 。由于大米象食性广泛、幼虫危害症状明显,加之米象繁殖速度快、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因此在南方地区极易暴发成灾 。
【大米生虫最怕的克星:只需在水中加1物,大米虫子全跑光,太实用了!】2、米象的生活习性
米象成虫具有飞行能力,可在30米左右的距离内飞到稻株的顶端 。幼虫在稻田的稻秆、幼穗和其他物体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幼虫孵化期 。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盛虫期;7月中旬以后开始转移为害 。水稻孕穗至抽穗期是米象危害最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米象成虫从田间钻出啃食籽粒,每头雌成虫平均可产1个卵块 。卵块集中在稻株叶尖或心叶等处,多为乳白色或淡黄色圆斑,虫体小则无颜色,不能飞出稻穗 。卵粒可达2~3厘米,卵呈球形或椭圆形 。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若遇适宜场所和温度条件均适宜时开始孵化 。
3、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采用诱杀成虫的方式来消灭米象危害 。如采用化学农药防治,首先选用阿维菌素或戊唑醇等药剂拌种,也可采用毒死蜱、螺虫乙酯等药剂拌种防治 。2、生物防治:主要是在水稻生长后期加强管理,增强其抗性,消灭米象 。可在水稻抽穗前,选用稻瘟灵、吡虫啉等药剂拌种预防 。3、化学防治:在发生初期至幼虫期使用戊唑醇或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等药剂喷雾防治,或采用“一喷三防”技术来防止和减轻危害 。注意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后喷药 。4、生物防治:在稻飞虱发生严重时应及时选择药剂防治 。
- 大米粥的功效与作用
- 寄生虫的演员
- 大米绿豆粥的功效与作用
- 怀孕的狗狗拉稀怎么回事 狗狗拉稀怎么回事?
- 大米防止生虫的七个方法
- jm大米面膜用不用洗
- 小狗最怕什么 狗狗最害怕什么东西
- 狗生虫有用什么药物 狗的打虫药有什么品种
- 狗身体里的寄生虫 狗体内寄生虫有哪些
- 大米起了虫子还能吃吗,大米着了虫子还能吃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