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我们国家把每年的农历四月称为阴历,六月称为阳历,七月和八月称为夏历 。我国历法分为公历和农历 。公历是中国的历法体系之一,以太阳运行为主线;农历是以月、日、时与干支五行的组合来确定每个月的长短 。为了统一阴历和公历,我国制定了黄道仪、历算和日食纪月方法 。
1、阴历和公历
阴历是指我国农历的主要历法体系和中国传统农历节日 。阳历是由中国古代科学家利用太阳运动规律以及历法体系所确定的 。阴历与阳历之间存在着某种矛盾,所以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
2、农历
农历又称阴历,是中国古代一种以太阳运行为主线的历法 。它以阴历(阳历)为基础确定月长、日长和时长(又称一年),其闰月称为闰四月、闰五月;以农历的干支(木、金、水三者合即为一日)与干支为主,采用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农历纪年方法(吕氏春秋)而形成的一种历法形式——阴历)来确定每个月的长短和日长是以干支(木)作为闰月来确定 。农历与阴历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阴、阳为五行代表相生相克;阴阳合朔不统一;阴阳偏盛、偏小等 。
3、纪月纪时
我国用农历表示干支,并将干支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用数学模型表达出来,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月份表示为一年12个月 。由于每个月都是从月亮运行的轨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而不是从月亮运行的轨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时,因此把12个月来表示 。每个月即为12个月 。
4、公历之日
我国古代采用的是平均年为365.2420日为一个周期的历法 。每一个周期是根据一年12个月的天数变化而确定的 。如一个月是10个月,则一个周期为10个月 。如在公历每年1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共出现了19个大周之日、22个小周之日、20个大周之日、6个小周之日、7个大周之日、4个小周之日、1个大周之日和5个大周之日 。
5、历法的发展与改进(阳文法)
【公历是什么意思】公元前104年,秦国统一六国,秦王政时期下令:“凡诸历书、方图和星占,皆以黄、白二色为标准 。”于是,各国的历书和方图便有了标准化的统一规范 。公元938年,汉武帝采纳刘彻之言,发布“开成”元年为阳文法 。从此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二十四节气”纪年年节律 。从此我国历代历书沿用了这些方法:西汉太初历用“阴文法”定年;唐朝太初历用“阳数法”确定岁首;明朝大明历使用“阳文六日一小节,为三十天”的方法纪年……经过历代历书的发展与改进,至今仍以这个方法作为基本的历法 。例如明朝洪武九年颁布的新太初历里,有了黄道仪、算法等变化符号 。
- gyta是什么光缆?gyta光纤多少钱一米?
- DNS不可用是什么意思?ns服务器dns无法解析是什么鬼?
- 刷圈神器是什么,刷圈神器怎么使用
- 压缩文件是什么意思
- 大棚里养蜜蜂,种植蔬菜,目的到底是什么呢?看完就知道了!
- 圣诞节的来源是什么?圣诞节是耶稣诞生的日子吗?
- 古代的纺织工具有哪些?纺纱车是什么,纺轮又是什么呢?
- 比熊犬的耳朵 比熊的耳朵是什么样子
- 2022年元旦法定节假日是什么时候?2021年的元旦假期你安排了吗?
- 母以子为贵是什么意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