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为什么会凝固


蜂蜜为什么会凝固

文章插图
蜂蜜 , 是一种大自然中最为常见的食品之一 。自然蜜为蜜蜂在野外采集植物花蜜或果实中的果糖后 , 通过酶水解而形成 。蜂蜜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 , 如葡萄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但是很多人在吃蜂蜜后 , 发现其会出现凝结这种现象 ,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蜂蜜凝固 。
1、蜂蜜产生结块的原因
蜂蜜在成熟蜜的灌装过程中 , 会产生一种叫做“糖蜜凝固剂”的物质 。它是由一些复杂的化合物组成的 , 包括果糖、麦芽糖、果糖酯、甜菜糖醇、麦芽糖醇、蔗糖糖酯、麦芽糖醇类化合物、谷氨酸、柠檬酸等 。其中果糖和葡萄糖会被溶解于蜂蜜中形成“糖浆” , 这一过程也称为“糖化反应”;麦芽糖、蔗糖则会被溶解于糖浆中形成“淀粉酶” , 而果糖则是产生凝结现象 。
2、为什么有的蜂蜜会有结块的现象
蜂蜜的成分是含有多种活性物质的 , 而活性物质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分解的 。有的蜂蜜可能会出现凝固的现象 , 是因为蜜糖成分过高或者储存不当所导致蜜中产生了大量的葡萄糖与果糖水混合物;也有可能是由于细菌及酵母等微生物的繁殖所导致的凝结;或者是外界的环境温度过高、蜂蜜储存不当等因素所导致 。
【蜂蜜为什么会凝固】3、为什么有些蜂蜜也会结晶?
蜂蜜结晶的现象 , 与蜂蜜本身的成分有关 , 也与蜂蜜的生产工艺有关 。一般来说 , 在成熟蜜蜜桶里放置6~8个月 , 或者更长时间才形成结晶 。而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假蜜以及混入大量非成熟蜜的蜂蜜就不容易结晶 。另外还有一些蜂蜜含有其它物质 , 比如果糖、葡萄糖等 , 它们是不会形成结晶的 。此外还有一些含淀粉酶和有机酸物质、蛋白质沉淀等的“假蜜”成分也是造成结晶的原因 。
4、如何判断真正的蜂蜜是否是凝固状态呢?
蜂蜜凝固有很多种 , 其中一种叫“糖溶”的现象就是属于蜂蜜的凝固状态 。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现象 , 这种现象就像是夏天吃冰棍融化所产生的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肉眼来观察到 , 真的冰溶了后就是非常粘稠状的状态 , 而假的冰溶了却很稀 。
5、蜂蜜结晶后就不能再吃了吗?
不能 。蜂蜜结晶 , 只是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膜 , 使得蜂蜜更容易被空气中的微生物侵袭 , 且在低温下 , 蜂蜜中的葡萄糖含量较低 , 所以结晶后不宜再食用 。但在正常情况下还是要继续食用蜂蜜晶体较大的那部分 , 如果不是正常情况出现结晶现象 , 可继续在冰箱里保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