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春饼为什么又被称为咬春呢?一起来看下吧!


吃春饼为什么又被称为咬春呢?一起来看下吧!

文章插图
中国人讲究饮食有节 , 每到春天都会用吃的方式来迎接春天的到来 。中国从先秦开始就有春日郊游、食春饼、赏春的风俗 。春饼又叫春卷 , 是用面薄烙制的薄饼 , 中间夹入各种蔬菜、豆类、肉类等荤素食品 , 再用油酥擀成薄饼 , 然后卷起来蒸熟即可食用 。由于中国人在春天比较多食冷饮及荤菜 , 所以吃春饼时也是一种进补的好方法 。关于清明节吃食春夏交际食品这一习俗 , 我国民间由来已久 , 而且流传甚广 。
1、春吃菜名
立春:传统节日美食 , 是指每年的立春日这天用面粉做成、经过烙制、蘸水、入馅后制成的食品供人们食用的节日传统食品 。立春也叫“寒食”“百节之月”“二十四节气之首”等 。春韭:又称春官、早春菜、时蔬、水菜、春前菜、春笋等 。早春之菜指用韭菜、油菜、芥菜等洗净焯水后加盐、酱油、醋、味精、香油等佐料做成的荤菜;其烹调方法与“荤”相同:要以清蒸、白灼、清炒、水煮等方法烹调成菜 。菜蔬:以茼蒿和菠菜等蔬菜为主做成 。而早春之菜则以豆芽、韭菜为原料做成蔬菜烩汤、韭菜鸡蛋等 。
【吃春饼为什么又被称为咬春呢?一起来看下吧!】2、春饼的起源过程
春饼 ,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悠久的历史了 。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因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晏婴“以饼导食”从而流行开来的 。另一种说是在汉代刘向西京杂记中有记载“卷之以菜”和“烙之以饼”的风俗(以菜为主煎烙之后卷之食) 。这些记载中说明当时就已经出现了“卷之以菜”、“烙之以饼”等风俗 。不过在先秦时期由于各国都讲究节俗习俗 , 所以这些说法很难考证了 。
3、清明时节为什么吃春饼?
在传统节日习俗中 , 食春饼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 吃春饼是一种习惯 , 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是密不可分的 。清明时节除了寒食禁火、上坟扫墓、踏青之外 , 饮食方面也有着很大差异 。从口味上来说 , 清明节人们也比较重视这道食品 。如在清明这天吃春饼 , 那就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拥有健康长寿、阖家欢乐的好运气 。所以就有了“咬春”习俗 。
4、咬春为什么又被称为咬春呢?
咬春又被称为“咬肉” , 即春饼的吃法 , 这是一种很传统的习俗 。在春日里吃饼 , 也有吃一整块薄饼来咬春的 , 这与古代人们吃牛肉不同 , 那时人们已不再相信牛肉可以壮阳 。后来才渐渐流传开来 , 成为一种独特的饮食习惯 。在过去春节时 , 家里有病却无力医治的人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吃一种春饼来表示对新一年到来的期待与希望 。为了把这份期盼和希望带给家人及亲戚朋友们 , 人们常常会买上一两块春饼当作饭食之一(据说这也是春饼比较流行、又被称为咬春的原因),但一般人只能把春饼当做早餐或点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