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根据中国天文年历,“立春”为立春之日,而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则是在每年公历的3月5日 。3月5日过后,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春季开始节气 。中国古代将一年分为12个大阶段,每一个阶段对应着5个天气、12个节气 。每到5节气时,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就为立春,此后再经过15个节气,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分 。在这个阶段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又恰逢立春后天气转暖的气候特征与小寒时期的寒冷相对应之时,所以人们常将立春后的三候称为“春分”“立夏”“雨水” 。春分又称仲春节、立夏节、三候中元、三候鹰始鸣、立夏之日;我国古人认为春分为四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候鱼始蛰;三候候风始回;四候草木萌茂 。”
1、东风解冻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一年当中气温逐渐回升 。当温度回升到10℃以上时,天空就会出现白云飘飘、春意盎然的景象 。所谓的“东风解冻”,就是指这个时节的天气会逐渐转暖的现象 。在古代没有暖气装置的年代,东风解冻只能依靠取暖设备,人们只能靠着火炉取暖,所以周礼中有“春之日禁火云 。”的说法 。在古代的一些帝王和诸侯国也会在这一天实行“禁火”制度 。春分后天气转暖之后,东风则开始解冻了 。古人认为“东风解冻”就是指这一时节的气温回升之势开始明显加快:太阳升到黄经315度时,万物开始复苏;当太阳的移动速度加快时,大地上就会出现一片嫩绿的景象了 。
2、春分之时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这一节气中春分之日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均分 。春季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5日-6日之间,此时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均长 。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春分点”,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开始有春寒天气 。中医认为春属木,而木生于土;土生木者有荣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机感化着万物的生长 。春分时期正处于冬眠尚未完全消散之时,气温回升之快为古人所喜,认为此时正是养阳的好时机 。
3、鱼始蛰
【春天有几个节气】“鱼始蛰,蛰为阳之始也 。”立春过后,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之气,鱼儿也开始生长,长出第一片鳞片 。此时春雨开始增多,小气候开始转变为温热气候,气温开始回升,有利于各种昆虫的繁殖 。在这一时期内是鱼最活跃之时 。在我国,有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 。”是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从气候特征来看,北方地区雨水开始增多 。春季是气候变暖的关键时期,气温回升速度快 。南方则受台风影响较大,一般在7~10天之内就要下一场雨了 。
-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2022年大寒是什么时候 2022年大寒是最冷节气吗
- 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小雪节气如何养生
- 春分是春天的开始吗 2022春分是春天的第一天吗
- 岁月有迹有春天的演员
- 安莉芳旗下有几个品牌
- 2022年春天是什么时候 2022春分过后天气多久变暖
- 立春过后是什么节气 春社是立春后的第几天
- 如何预防春季过敏
- 太平洋岛国有几个国家?太平洋岛屿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