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什么意思

【浮法玻璃什么意思】

浮法玻璃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浮法玻璃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玻璃 。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熔融后生成的氧化物质 。而这种氧化物质又具有很强的吸热能力,因此玻璃在高温下会产生强烈而又持久的氧化气氛 。这种气氛的存在与温度和酸碱度有很大关系,当玻璃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就会生成这种氧化剂 。这是目前全世界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浮法玻璃生产厂中所采用的一种较为先进、成熟、稳定和环保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供应、交通运输、电子通讯等行业 。
1、由于氧化硅不能与任何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所以在使用时需要通过在玻璃中加入一定的氧化剂来改变玻璃的性质 。
在使用时,用化学方法改变硅氧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从而获得不同于普通化学试剂的外观和化学性质的新型玻璃 。不同的化学成分,不同的化学性质,都会使浮法生产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一般为:增加硅(SiO2)含量>30%时,硅氧化合物呈强碱性,且具有吸热能力;增加硅(SiO2)含量>30%时,硅氧化合物呈强酸性,且具有热传导性;增加硅(SiO2)含量>30%时,硅氧化合物呈弱碱性,且具有吸热能力;增加硅氧化合物~45%时,硅和氧的热传导性明显减弱而且不能从溶液中析出 。因此在生产中要根据不同玻璃所需要的特性加入氧化剂 。
2、浮法玻璃因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高温的危害,所以一般都需要在设备中加入一定的氧化剂来对设备进行加热 。
而氧化剂种类又有很多种 。这些氧化剂在不同的厂家都有不同的名称 。例如,Fe2O3 (过氧化氢)、 CaO (过氧化钙)等 。这些种类不同、性质各异,对设备的加热要求也不同 。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实际生产的需要以及产品质量及成本 。而且要合理地配置用这些氧化剂来加热设备,使其具有良好的性能,保证生产能够正常进行,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
3、浮法玻璃使用中碱或者中石蜡进行碱或中石蜡对玻璃进行浸渍处理后就可以对玻璃片进行防腐或者其他保护作用 。
浮法玻璃表面上的腐蚀,通常是由于使用了其它耐腐蚀材料的涂层覆盖而引起的 。但是浮法玻璃为了减少玻璃的磨损,会在玻璃片上涂一层石蜡或树脂,使玻璃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一些浮法玻璃厂家为了节省成本也会使用这种处理 。比如河北天鸿集团从2009年开始使用中碱或者中石蜡对玻璃表面进行保护 。
4、使用中碱或中石蜡能让玻璃变得更加有光泽或者更加鲜艳;
使用中碱或中石蜡还能起到抑制玻璃中水银(HF)蒸发的作用 。玻璃中所含 Pb是一个重要成分, Pb是一个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元素 。而硅与 Pb是一个很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都是构成浮法玻璃中化学成分的主要元素 。所以,人们一直以来都把 Pb作为浮法玻璃厂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Pb含量作为衡量浮法玻璃厂质量管理水平等的重要指标 。Pb含量超标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如在不加节制的情况下过量地加碱可能会造成浮法玻璃中有害元素超标;如果在不加节制的情况下大量地加碱可能会造成浮法厂浮法部分工序的某些或全部停产甚至导致浮法生产线无法正常运行;使用中石蜡能让浮法玻璃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变得更加光亮一些……这些问题都是由浮法玻璃厂所决定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