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怎么读


蛰怎么读

文章插图
“雷动地动春雷起,万类霜天动地心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从万物的萌发、生长到成熟有着漫长的过程,万物在这期间都在酝酿着生命和生机 。这是一场春雨,这是一次春雷 。人们期盼着春天的到来,盼望着阳光沐浴大地 。但是从我国的文化典籍中很少见到古人对春天有如此深刻记忆:尔雅·释天中记载:“春雷之始也,万物生而热气犹长,故曰春雷;冬雨之终也,万物长而寒气犹重,故曰冬雨 。”
1、冬之初九
冬至,又叫三九,也叫长九,它代表的是冬天的最后一天 。在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赤道辐合带进入最大后方,北半球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天气开始变得寒冷 。此时最容易出现寒潮 。因此,冬至这天必须有风寒潮降温,这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常见的气候现象,冬季常见寒潮活动于初9、十4、十五和十六这四天出现在我国新疆、西藏西北部及甘肃中部 。而我国中东部和华北大部地区出现寒潮过程也是冬季多见的天气现象,这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 。据中国气象局资料数据显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平均气温偏低2.5℃至2.9℃,全国平均降水量偏少12.5%至30.4%,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集中,年际间变化大 。
2、尔雅·释天
【蛰怎么读】尔雅·释天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天上的神和人间天地之间关系的书 。它以天人合1、阴阳和谐为思想主旨,通过描述自然的形象和规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了天地之间千姿百态的景象 。“天地之间”指人间天地之气产生之地、变化之源,“春”指大地万物复苏之时,人也开始进入一年中的最重要季节,对春天有着特殊感情 。可见中国古人在对春天感情上非常真挚、细腻 。
3、春雷
尔雅·释天中记载:“春雷者,万物生灵之所共怒,故谓之春雷 。”这里所说的春雷,是指春天的春雷,从字面上来看,春雷是春天的声音啊!春雷是从春天萌发、开始、破土而出的声音 。在春雷一声中,万物开始复苏、萌发、生长,大地之上青草茵茵,一派生机勃勃 。春雷更是万物苏醒所发出的声音啊!
4、谚语
春雷响,万物长 。万物都苏醒了,农民们从春的气象上就可以判断春天的到来 。吕氏春秋中记载:“昔吕氏之国,多春雷 。雷鸣之时,地平而谷曲 。”意思是说:过去没有电,到了冬天以后,大地就开始解冻了 。在礼记·月令中记载:“二月节,于万物申 。”意思是说,二月节是古人对春季气候的高度评价及记录 。这个月又是人们盼望已久的一个月,人们把二月节看作是个可以播种、可养蚕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