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沸散是谁发明的


麻沸散是谁发明的

文章插图
在神农本草经里,麻沸散是治疗发热的主要药物,也是唯一的外用良药 。那么麻沸散的发明是谁提出来的呢?从古代记载中可以看出,麻沸散可能是宋代人发明出来的 。据大德寿家全集所载,在公元999年,北宋朝廷有一个叫周德昌的人给北宋皇帝上了一道奏章,要求皇帝增加一种可以治疗发热、出汗、咳嗽等症状的药物 。而这个方子其实是从“麻沸散”演变而来,在民间广为流传 。
1、麻沸散与中医渊源
【麻沸散是谁发明的】古代医家认为,发热是因为邪气入侵,邪气侵入身体经络,不通,就会导致疾病出现 。但是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医家都认为,没有发现病毒、细菌,那么邪气就不会入侵身体,导致病情反复 。而在中医看来,邪气就像是天气一样非常容易入侵人体的内循环 。所以我们常说“邪气入体,百病皆犯”(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 。而感冒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疾病 。根据伤寒论记载:“伤寒者,自发热起,止头痛、鼻塞、流涕等症”;还有关于“伤寒为汗出,为汗为热出”之说并没有正确记载 。因此我国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大量调研后,在继承前人医学思想基础上,总结出了现在常用的感冒病机和用药原则 。
2、麻沸散来源于何处?
宋人周德昌上奏章,要求增加可以治疗发热、出汗、咳嗽等症状的药物 。而事实上,根据大德寿家全集中记载的内容就可以看出麻沸散的来源 。大德寿家全集中的麻沸散是以大剂量生麻黄为主要药物组成的方剂,药物组方与神农本草经的记载相吻合 。麻沸散方剂是以生大黄为主要成分的药物组方,其中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砷等,能防止人体受到外界环境毒物侵入机体而引发疾病 。其中最重要的药效成分就是生大黄(即三氧化二砷) 。生大黄是一种化学式为 NaCl (二氧杂环二甲基)2 a的化合物,可产生类似三氧化二砷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化学物质,可用于预防感染和治疗呼吸道疾病;其中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且不产生耐药性;生大黄中还含有三氧化二砷以及其他有机酸、酶、激素等物质,能够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
3、麻沸散为什么会出现在神农本草经里?
由于麻沸散与麻黄有相似的功能,在宋人手里流传很广,在民间甚至流行“吃麻黄,可以预防百病” 。但是由于麻香气味苦涩、性温,所以在治疗疾病方面还是很难起到作用 。而我们中国的中医典籍里没有关于发热、咳嗽等疾病出现的方子 。所以宋人从中国的医学典籍中发现“麻沸散”这个方子后,便给它赋予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外感法” 。“外感法”是以治疗发热为主的、唯一用药的方法和原则 。具体来说,外感时邪主要分为外、中、内三气型,是由风寒邪气侵袭人体而引起的病症 。由于外感法既可以用于治疗发热,又可以用来治疗疾病,所以它是中国古代中医方剂中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一个方子 。
4、总结
麻沸散在中医里,是治疗发热、咳嗽症状最有效的药物 。它既可以外用,又能内服 。不仅适用于感冒、咽喉肿痛等证,也能治疗伤寒、痢疾等症 。而之所以能用于各种炎症、疾患的治疗,正是因为它能用多种药物制成外贴剂,可以达到“内伤于外”的效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