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的由来


简体字的由来

文章插图
自甲骨文以来,中国的文字就是一种没有变化的方块字 。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有很多都是甲骨文和金文演变而来,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简化 。什么时候开始简体字?简体字是怎么产生的?
1、简体字的诞生
汉字在形成之初,一般是笔画简化、表意简化、结构简化,即简化汉字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1645年)中指出:“古文,篆书,作象形字 。今文部所作汉字,均简化为简体字 。”中国简体字是以古文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因为它对古文的演变作了简化处理,所以古文字基本上没有变化,因此古汉字有一个简化特征——简洁、统一而且规范、简捷、简便 。
2、甲骨文之变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起源之一,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文字 。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在商代前期制作的甲骨和金文当中,还发现了近5000个与此相关的文字 。这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其中甲骨文在文字发展史上所起到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 。甲骨文主要记载了商朝以前(也有说商朝以前)人们活动和生产的情况与事物本身特点 。
3、汉字简化之道
在今天的汉字简化工作中,有一种方法可以参考 。这种方法就是简化汉字 。但这种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现在用的繁体字都是由鲁迅、茅盾等老一辈学者倡导制订,然后再经过二次创造、简化的过程而形成的 。在现代书写中使用的简体字就是由鲁迅和茅盾在1950年代经过二次创造而来的 。鲁迅认为要想使简体字流行起来就必须废除这种不合时宜的做法,于是他大力倡导用简化汉字替代繁体字 。
4、简体字在日本的影响与复兴
【简体字的由来】1903年,日本学者白藤富道在汉字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汉字的简化 。他认为简体字和古汉语字是同源的 。在白藤富道博士提出建立“现代”字形后,日本**将这种“现代”字形定为主要规范字体进行推广,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白藤先生提倡的“新平音、新正音”,即简体字和古音相对应 。日本**还规定了以汉文为主用简体字的标准字体 。但是从此后的历史来看,日本是没有完全接受简体字的,而选择了汉文作为其官方书面文字 。直到20世纪初,日本文字改革运动重新兴起了一股新的浪潮——汉字复兴运动——全面推广应用繁体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