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地震,南京大地震电影( 三 )


据地震部门推测 , 三百多年前的这次南京古地震达到6级以上 , 影响所及 , 遭受破坏的州县多达10个 , 距震中最远的240多公里 , 地震有声有方向的州县有8个 , 离南京最远的达300多公里;地震有声无方向的州县有4个 , 离南京最远的250多公里 。 “南直应天府、苏、松、凤、泗、淮、扬、滁州等处同日地震 。 ”据“常州、镇江、扬州等府称:地震有声 , 自西南来 , 屋瓦摇落 , 房窗斜倾 , 且多倒塌 。 一连两次 , 移晷方定 。 ”当时的民间史家金日升在他的《颂天胪笔》中留下了其亲身所经历的地震现状记录:“天启壬戌(癸亥)十二月二十二日 , 应天府申时地震 , 声如巨雷 , 两个时方止 。 常、镇、扬、泰州俱然 , 摇倒民房无数 , 压死多命 。 《明实录》亦证实:“扬州倒卸城垣三百八十余垛 , 城铺二十余处 。 ”此次地震损失惨重 , 由此可见一斑 。
1668年山东地震波及南京“人立俱仆”
据资料记载 , 南京历史上曾发生过数次地震 。 如499年8月4日 , 在南京发生4.75级地震 。 《南史·齐本纪》记载:“地震 。 自此来岁昼夜不止 , 小屋多坏 。 ”《南齐书》则称:“七月 , 地日夜十八震 。 ”南京地方《上江两县志》记录得更为详细:“秋七月辛未(8月19日)淮水变赤如血 , 建康大风十围树及宫舍民屋皆偃拔 , 京师地震 。 丁亥涛水入石头 , 漂刹缘淮居民 。 ”在这次地震约50年后 , 南京又发生了一次5.25级地震 。 “江左地震 , 江左尤甚 , 坏屋杀人 , 地生白毛 , 长二尺 。 ”清康熙七年(1668年)7月 , 在山东郯城发生8级大地震 , 余震波及南京 。 “戌时 , 江南地震 , 自西北起东南 , 屋宇摇撼 , 河水尽沸 , 约一刻止 。 翌日遍地生白毛 。 两越亦于是日地震 。 继而北直、山东、河南皆以地震告 。 五省同时同刻 , 真古今异变 。 ”“六月十八日戌时 , 江宁府属地大震 , 水翻波斗 , 屋倾墙圮 , 人立俱仆 。 ”清代徐岳的《见闻录》就记录了这次地震的感受:“七年地震时 , 在江宁病目 。 早寝 , 初觉床帐飒飒有声 , 尤疑猫攫鼠 , 鼠奔窜声 。 少顷大动 。 下床履地如立车辆上 , 始知地震 。 恐屋塌 , 急趋出空院 , 则数起数伏 。 连日大震 , 各省俱震 , 声如战斗 , 倒坏官民房屋不计其数 , 压死男妇亦不考 , 山东尤甚云 。 自西至东 , 不时摇动 , 甚至地裂数十丈 , 深不可测 , 如黄水涌河 。 ”山崩地裂 , 十分可怕 。
1712年12月22日 , 南京高淳、仪征等地又发生地震 。
1976年唐山地震后南京街头巷尾盖满防震棚
如今南京的年轻人多没有经历过地震 , 老南京则不同了 , 1977年溧水4.6级地震和1979年溧阳6.0级地震都曾使南京遭到轻微破坏 。 此外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 , 他们还“体验”过大地震将要发生的恐慌 。
老南京余闻告诉采访人员 , 1976年他才二十来岁 , 唐山地震伤亡巨大的消息传到南京后 , 市民都很恐慌 , 谣传南京也很快要地震 。 当天晚上 , 所有的市民都不敢在家里待了 , 纷纷将床搬到空旷的大街小巷 , 一时间 , 街头巷尾到处是单人床、双人床 , 甚至还有用门板搭建的简易床 。 大伙儿聚在一起 , 既兴奋又害怕 , 兴奋的是街坊邻居又可以聚在一起乘凉聊天 , 害怕的是地震会突然光临 。
在街头睡了一夜后 , 第二天市民就开始搭建防震棚 , 一时间 , 有塑料布出售的商店门口排起了长队 , 全市的塑料布和帆布库存很快被抢购一空 , 竹子木头也很紧俏 , 一些单位甚至将包装袋发给了职工 。 一天之内 , 南京市民的屋前屋后就搭满了防震棚 。 危难时刻现邻里真情 , 一些青壮年劳力主动帮那些老弱邻居搭棚子 , 搬家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