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的由来


船的由来

文章插图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船也是我们中国人最喜欢的交通工具之一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也曾造过船舰,从唐代到宋朝,建造的船舰数不胜数 。据统计,目前中国已有大约5700艘木船、6000多吨铁板船、3000多吨木质帆船及4000多艘各类轮船 。在古代的海上航行中,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船作为一种运输工具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用来运载货物(比如粮食),还可以为军队提供运输物资的保障 。
1、船的起源
中国的船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最早使用双桅帆船是在商代,当时商船比较大(至少有1000多吨),而且使用最广泛 。据考证,我国最早使用双桅帆船应当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商代是双桅帆船发展的高峰期,并且也是航海技术非常发达的时代 。现在世界上能建造双桅船的国家并不多 。但是我国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发展出专门制造双桅船所用的材料 。
2、船型变化
我国自商周以来,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木头建造船只 。大约在5000年前,人们已经能够制作船体;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木船;到了秦汉时期,船只的载重能力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后来到了汉代中期,人们开始使用铁水混合材料建造各种小船 。这是中国船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3、船舶的发展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出现的轮船越来越好造,到了19世纪,又出现了很多新型轮船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100年间,世界船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罗斯福”号、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以及日本新造船和设计等轮船均属于这一类型 。这些船只大多都采用了高耸、高速、大型结构以及新型材料,从而提高了船体的强度;同时也减少了对大气中污染物处理速度和排放能力等等 。由于这些船只体积庞大、重量轻,且具有良好的适航性能,使它们很快成为人们海上运输和贸易活动中广泛使用的理想运输工具之一 。在20世纪50年代末80年代初造船事业出现“黄金时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大量引进新技术设计建造各式各样符合国际规范要求的现代化船舶 。
4、造船工艺
中国古代的造船工艺主要有榫卯结构法、钉头法、划线法、锯板法、榫卯工法等 。其中榫卯结构法应用最为广泛 。我国的榫卯结构是我国古代造船工艺中一种最成熟的工艺方法 。在我国古建筑、古沉船等建筑物建筑中均可见到榫卯结构 。木船所采用的卯榫技术是利用榫头互相咬合而成不透水的船体构造;铁船采用的是一种类似于古代铁板船制作方法的“榫卯技术”;帆船则采用榫卯技术及“榫卯结构” 。
5、船体结构
【船的由来】船体结构分为船体框架、基底、甲板、船舷、艏楼和后楼等 。船体框架由船底、船头和翼角三部分组成 。后楼由内舱室、门舱和船尾三部分组成 。甲板用来装货物、铺地及装载甲板底板与舱壁的材料;后楼一般由桅杆和甲板上支撑架组成;甲板用来装甲板底板和甲板上安装的设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