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如何养生?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 代表着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即将进入盛夏 , 进入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候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夏至节气如何养生 ,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文章插图
夏至节气如何养生
1、饮食方面 。
夏至饮食调养方面应调理胃气 , 可以多喝点绿豆汤 , 食用新鲜蔬果 , 冬瓜、苦瓜、西瓜、空心菜、苋菜都是应季的蔬果 。同时注意避暑祛湿 , 可食用薏米、茨实、扁豆等健脾祛湿的食品;
清热去火方面可以用苦瓜煲瘦肉 , 丝瓜炒芹菜 , 竹叶、白茅根等清热中药来泡水饮用;容易出汗过多的人 , 可以适当用西洋参、麦冬、百合等滋阴中药煲粥、煲汤 , 有益气养阴的作用 。
出现口干、尿黄 , 可以用车前草泡茶喝;天气炎热出现喉咙痛、鼻子干等上火表现可以用夏枯草、蒲公英泡茶喝 。
2、生活方面 。
夏至时节要注意生活环境的调节 , 天热炎热时避免正午在室外运动 , 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的时候出来运动 。从空调房出来时需要有个过渡期 , 让体内温度有个下降的过程 , 避免从高温到寒冷的环境快速切换而出现身体不适 , 甚至感冒 , 空调病等 。
无论哪种体质的人 , 在夏至要注重心境平静 , 顺应自然界阴阳气交接的变化 , 避免烈日下暴晒 , 避免剧烈运动耗气伤阴 。
夏至的传统习俗活动有哪些
1.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 , 自古就有夏至祭神祀祖之俗 , 以祈求消灾年丰 。从周代开始 , 每逢夏至日 , 朝廷都以歌舞礼乐的方式 , 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故《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 , 祭地 , 皆用乐舞 。”
2.食夏至面
自古以来 , 民间即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 , 民谚还曰:“吃过夏至面 , 一天短一线 。”因夏至新麦已收 , 古人夏至吃面有尝新之意 。夏至面的做法 , 不是平常所吃的热汤面 , 而是过水面 , 古时候从井中打来清凉的并水 , 手擀面煮熟后 , 直接捞入盛满清凉井水的盆中 , 待面拔凉 , 捞入碗中 , 再浇上事先做好的调料和小菜 。古人炎热的夏天吃清凉的过水面 , 有提醒人们注意防暑降温之用意 。另外 , 古代民间用细长的面条 , 比拟夏至白昼时间长 , 正如人们在过生日时也吃面一样 。为的是取一个好彩头 。
3.食夏至饼
在古代 , 夏至之时农家擀面为薄饼 , 烤熟 , 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肉类等 , 祭祖后食用 , 或分赠亲友 , 谓之“夏至饼” 。夏至这天 , 古时还有食麦粽之俗 , 而且亦将麦粽作为礼物 , 互相馈赠 。
4.夏至称人
在古代 , 夏至日称人 , 以验肥瘦 , 可求吉利 , 故古时夏至称人习俗 , 表达了古人祈求美好的强烈愿望 。
5.给牛改善伙食
夏至这天 , 古时还有给牛改善伙食的习俗 。古人会在夏至日煮麦仁汤喂牛 , 据说牛喝了身体壮 , 能干活 , 不流汗 。
6.吃补食习俗
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 , 此时天气炎热 , 人们食欲不振 , 开始消瘦 , 即“枯夏” 。古时民间便开始偷闲消夏 , 注意饮食补养 , 古代官府也停止办公事 。
7.吃馄饨
夏至这天 , 古代有早晨吃麦粥 , 中午吃馄饨习俗 。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 , 四季安康人团圆 。”古人吃过馄饨之后 , 开始为孩童称体重 , 希望孩童健康成长 , 身强力壮 。
8.互赠消夏之物
夏至日 , 古代妇女有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之习俗 。《酉阳杂俎·礼异》载:“夏至日 , 进扇及粉脂囊 , 皆有辞 。”扇 , 借以生风 。粉脂以之涂抹 , 散体热所生浊气 , 防生痱子 。这些皆为古代常用消夏之物 , 古代妇女以此相互赠送 , 来消暑避伏 。
- 爱眼日家长如何保护好孩子的眼睛
- 2023年夏至节气是哪一天
- 2023年芒种节气适合理发吗
- 2023年夏至是几月几号几点
- 夏至是2023年几月几日
- 芒种时节如何养生
- 如何设置电脑定时休眠
- 教你如何炒出美味的蚬子肉
- 如何录制网页上播放的声音或音乐
- 电脑如何调声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