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中药有哪些 你该如何选择( 二 )


青娥丸
补肾强腰 。用于肾虚腰痛,起坐不利,膝软乏力 。口服,水蜜丸1次6~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针对肾亏而偏阳虚的腰痛病人 。
五子衍宗丸
补肾益精 。用于肾虚腰痛,尿后余沥,遗精早泄,阳痿不育 。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用于肾中精气阴阳不足之证,兼有收涩之功 。
龟鹿补肾丸
壮筋骨,益气血,补肾壮阳 。用于身体虚弱,精神疲乏,腰腿酸软,头晕目眩,肾亏精冷,性欲减退,夜多小便,健忘失眠 。口服,小蜜丸1次4.5~9克,大蜜丸1次6~12克,1日2次 。具有补益气血阴阳之功,而以补肾阳为主 。
你适合哪种地黄丸
地黄丸有很多种,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桂附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等,哪一种才是真正适合你?平价滋阴补肾药内幕解密
地黄丸的不同功用
用于养阴补肾的中成药,最常见莫过于六味地黄丸,但“地黄丸”家族庞大,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之一 。其实,很多同名为“地黄丸”的药物,药物成分并不同,使用前需仔细察看,不要错用 。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六味药组成,其特点是甘淡性平、补而不滞,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所致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 。
杞菊地黄丸 该药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疼痛等 。
归芍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当归和白芍,对血虚所致的头晕等症状,疗效显著 。
知柏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而成,其独特之处是对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等病症有治疗作用 。但是知母、黄柏性寒,脾胃虚弱者慎用,以免伤害脾胃 。
桂附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肉桂和附子,适用于肾阴虚所致四肢厥冷、脘腹冷痛、小便清长或阳痿、滑精等 。
麦味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五味子和麦冬,以增强六味地黄丸养阴生津的功效,此方专治肺肾阴虚所致的肺痨、咳喘、遗精等 。
服用地黄丸宜因人而异
肾阴虚服用六味地黄丸
肾阴虚者既有发热盗汗、口燥咽干等热证,又有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遗精等虚症 。六味地黄丸六药合用、三补三泄,适于出现上述症状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化疗期的肿瘤等患者,但脾肾阳虚者不可服用 。
阴虚火旺服用知柏地黄丸
中医认为阴虚生内火,除肾阴虚证外还出现形体消瘦、两颧发红、五心烦热等虚热征候 。知柏地黄丸适于出现此症的结核病、更年期综合征、慢性咽炎、神经性耳聋等患者,但阳虚寒症、实热症者忌服 。
肺肾阴虚服用麦味地黄丸
肺阴虚者出现干咳带血、午后潮热等症状 。麦味地黄丸用于治疗肺肾阴虚的肺结核、糖尿病、肺心病等患者,但感冒患者慎用 。
阴虚血虚服用归芍地黄丸
阴虚火旺者除肾阴虚症外还出现出血色红、月经不调等血热症 。归芍地黄丸适于阴虚血热的高血压、神经衰弱、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患者,同样阳虚血寒症忌用 。
肝肾阴虚服用杞菊地黄丸
肝肾阴虚除肾阴虚症外还出现头晕目眩、耳聋眼花等症 。杞菊地黄丸除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外,还用于有肝肾阴虚症状的白内障、视神经萎缩、干眼症患者;但实火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慎用 。
阴亏目疾服用明目地黄丸
适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眼病,如视神经炎、视网膜黄斑退行性病变、角膜结膜干燥症等,但肝火上扰导致的眼病不宜服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