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冰场为什么没人开


旱冰场为什么没人开

文章插图
【旱冰场为什么没人开】市民正在练习滑冰 。旱冰场 。旱冰场场地上的塑料泡沫板上 , 有学员正在练习旱冰动作 。今年年初在沈阳出现的新型旱冰场——雪地飞行者旱冰受到市民追捧 , 同时也受到部分年轻人的喜爱 。然而近期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这些新兴休闲设施在市场上却遭遇“冷遇”:不仅没有吸引人气 , 还面临运营成本过高、利润不高等难题 , 让旱冰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
1人气不旺利润不高
今年年初 , 一种名为“雪地飞行者旱冰”的新事物在沈阳出现 。这种旱冰场类似于健身房的滑梯 , 由塑料泡沫板制成 , 在练习过程中将身体全部托起 , 由教练用短的滑行路径向顾客滑行 , 顾客只需双手握住旱冰手柄并向前滑行即可 。“刚开始我还觉得挺好玩的 。”家住沈阳市中心的李女士说 , 没想到一玩就是几个小时 , 后来看到“旱冰场”在网上销售很火爆这才打消了顾虑 。2月23日晚9时许 , 采访人员走访了皇姑区和平区两个街道的11家旱冰店 , 发现7家店中均未发现有市民在训练过程中对旱冰产生兴趣 。同样是在皇姑区一个小区内 , 一家名为“雪地飞行者旱冰”的旱冰场同样没有吸引到消费者前来运动玩雪 。
2缺乏市场推广
“从运营成本上来看 , 这是一个投入产出比非常低的项目 。”王鹏说 , “虽然没有人愿意参与 , 但也不会有人专门花钱去玩这个项目 。旱冰场每天的客流量只有几个人或者十来个人 , 根本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王鹏说 , 虽然不少旱冰场采取了与传统旱冰场不同的经营模式 , 但因为没有其他利润来源也不会大规模投入使用 , 因此只能处于亏损状态 。
3服务跟不上游客量
“其实 , 在沈阳现在的旱冰场中 , 只有沈阳本土的经营企业才会拥有自己的旱冰场 , 其他地区几乎都是外地企业入驻的情况产生 , 沈阳本土小型旱冰场经营企业比较少 , 即使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也仅限于沈阳本地经营 , 其他地区的小型旱冰场几乎没有生意支撑它们经营了 。”沈阳市冰上运动协会会长赵庆福告诉采访人员 。“虽然我们协会会员也会参加一些活动 , 但参加活动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核申请、审核通过才能参加 。”沈阳市冰上运动协会会长赵庆福说 , 因为旱冰运动速度快 , 而且对场地条件也有一定要求 , 如果在场地上停留时间过长很容易出现问题 。同时目前市场上从事这种项目的机构太少 , 很多机构只愿意加盟小型旱冰场 , 这也导致了小型旱冰场由于发展空间有限无法吸引到大量参观者 。
4专业人员难找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由于对旱冰场的运营缺乏专业指导 , 很多爱好者无法掌握技巧 , 也很难掌握滑雪的专业技巧 。“刚开始在旱道上练习滑雪时动作非常标准 , 但一练就容易出现身体往前倾斜、打滑等情况 , 严重影响了正常滑雪 。”市民王先生告诉采访人员 。“如果掌握滑雪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 旱冰场也能吸引到一些高端人群来消费 。但旱冰场属于门槛低且无专业培训和指导的休闲项目 , 而一些没有相应专业知识且无教练指导的年轻人又无法负担高昂成本进行学习和训练 , 导致很难吸引到普通消费者 。”市民吴女士表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