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时辰对照表-男女出生时辰对照表

出生时辰对照表-男女出生时辰对照表
本文目录一览:

  • 1、出生时辰表
  • 2、上午9一10点出生属什么?
  • 3、十二时辰对照表
  • 4、12生肖对应的时辰是什么?
  • 5、生辰对应的24小时时间
  • 6、天干地支时辰对照表
出生时辰表子时:23-1时
丑时:1-3时
寅时:3-5时
【出生时辰对照表-男女出生时辰对照表】卯时:5-7时
辰时:7-9时
巳时:9-11时
午时:11-13时
未时:13-15时
申时:15-17时
酉时:17-19时
戌时:19-21时
亥时:21-23时
古代的更
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 。
19:00-21:00为一更,
21:00-23:00为二更,
23:00-01:00为三更,
01:00-03:00为四更,
03:00-05:00为五更 。
扩展资料:
古代意义:
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 。 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 。
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上午9一10点出生属什么?上午9一10点对应巳蛇,十二时辰对照表如下:
时辰对应的名称: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 。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
十二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对照表如下:
时辰对应的名称: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 。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 。 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
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 。 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采用公元纪年、月、日、时,同时又保留中国的阴历,公元记时,把一天分成24个时辰,比传统的十二个时辰小一倍,故称之为小时 。
12生肖对应的时辰是什么?【子时】鼠(23时至01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丑时】牛(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