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又被称为什么?原来大年初三还有这样的讲究,你知道吗?


大年初三又被称为什么?原来大年初三还有这样的讲究,你知道吗?

文章插图
今天是大年初三,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诸事顺利?大吉大利!
1.为什么要送三牲?
在中国古代,有三牲:牛、羊、猪 。而到了清代,人们对这三牲也进行了升级:1、“牛”就是指猪 。这是一种比较大型的牲畜;2、“羊”指的是羊的后代(羊的祖先是夏朝帝辛);3、“猪”指的是猪的后代(猪的祖先是夏朝帝辛) 。过去农村里用三牲祭祖,一般是先祭猪及狗(意为先祭祀后吃饭) 。因此三牲的祭品一定要有肉及鸡、鸭、鱼、鹅、猪、羊、猪八个大家族中某一个家族的成员才能祭拜和享用 。有句俗话:“初三不祭祖”,意思说初三那天不需要祭祖了,要祭别人家的祖先才行 。
2.为什么“赤狗日”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所谓赤狗,就是指农历的八月初一至十五这一段时间内,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为夏季的尾巴 。因此,在这一天里若有太阳的位置低于十五度或高于三十度的时候就会出现“赤狗”现象 。我们都知道,在农历的初一和初三时是属相的生辰年——丙戌这一天 。而过了丙戌之后的丙午、戊午两天又被称为丑年 。但因为太阳的位置离生肖蛇太近时,在一年中生肖蛇又是属相的最后一天 。
3.在中国的传说中,初三又叫赤狗日、赤狗婆诞,又称赤狗日、赤牛日、赤寿日等 。
【大年初三又被称为什么?原来大年初三还有这样的讲究,你知道吗?】赤狗日又叫赤狗婆诞,又称赤寿日,以黄道吉日是也 。在易经中,阴阳五行中火为金,其色为赤,故又名“火节” 。由于“年”与“火”同音,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以腊月初三为火节 。而传说在大年初五这一天,人们是不能祭拜祖宗的 。据说民间这样做也有一些原因 。第一是怕惊了祖宗;第二是为了给灶王爷请安、祝祷;第三则也与年后三天是月圆之夜有关;第四则与年初三是赤狗生日有关 。
4.中国民间传说里,这天人们要将厨房里的霉运扫掉,并且要烧香磕头 。
因为传说中,这天是正月初三,所以叫做“灶节” 。古代的“灶节”要祭神,还要敬灶神 。人们还把这一天叫做“小年朝” 。后来的文人墨客也将这一天称为“小年朝” 。到了今天,除了除夕和正月初一要放鞭炮外,正月初一到初三之间则要放声高歌 。这样做可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疾病减少、家宅安宁 。这也可以看出那时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