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平开裂、起砂是怎么回事?


自流平开裂、起砂是怎么回事?


水泥自流平用途比较广泛 , 它是利用材料液态的特性 , 根据地面的高低不平顺势流动 , 对地面进行自动找平 , 对于地面平整度要求高的地板铺设 , 是很有必要的 , 如果条件允许 , 在铺地砖前做自流平对地面进行找平 , 也是不错的选择 。 但在做自流平时 , 常会遇到开裂和起砂 ,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自流平开裂:
① 塑性开裂:打了自流平之后 , 失水过快引起 。
空气湿度过低 , 自流平表面的水分蒸发太快 , 导致收缩不均匀 , 以致表面开裂 。
自流平的设计有很多种原理 , 有部分自流平含有缓凝成分 , 那么在自流平加水之后倒入地面 , 它的初凝速度就越长 , 如果做到翻砂基层上 , 那么自流平的水向基层渗透越多 。 例如自流平里含有10公斤水 , 它会在5小时内 , 反应延迟 , 那么向基层渗透就比较多 , 那么自流平的含水就越少 , 自流平含水10公斤 , 向基层渗透之后含水量减少 , 大概只有5公斤;如果自流平里面不含缓凝成分 , 假设自流平的初凝时间为2.5小时 , 含有缓凝剂的自流平和不含缓凝剂的自流平都向基层渗透3公斤水 , 在5小时内 , 含有缓凝剂的自流平和不含缓凝剂的自流平都向基层渗透5公斤水 , 如果不含缓凝成分 , 3—5小时这段时间水泥不发生水化反应 , 那么它损失的水5公斤 , 如果含有缓凝剂的 , 在3—5小时内还需要2.5公斤的水 , 那么总需水量7.5公斤 , 1L水看着1立方分米 , 那么不含缓凝剂的就收缩7.5立方分米 , 含缓凝剂的就收缩5个立方分米 , 因为水泥反应之后无法弥补失水的空间 , 导致自流平开裂 , 如果不含缓凝剂损失了7.5个立方分米 , 含有缓凝剂的损失5个立方分米 , 损失空间越大 , 需要更多的填补 , 填补不了就会导致开裂 ,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发生 , 就要在自流平基层泡入大量的水来补充因自流平反应而损失的水 , 就可以避免开裂 。
② 温度开裂: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在自流平上面
原理:自流平表面和下面的温差不一致会导致自流平的收缩不一致 , 收缩不一致会导致自流平开裂 。
强烈的阳光照射到自流平的表面会导致自流平的水蒸发过快 , 而水泥的反应速度是大概固定的 , 水泥的水化产物无法及时填充由于水分的蒸发而形成的空隙 , 所以会导致开裂 。
【自流平开裂、起砂是怎么回事?】水泥自流平的快速挥发会导致自流平的毛细效应更多 , 而毛细效应的形成越多会导致自流平向毛细效应转换而形成更多的空隙 , 也会导致自流平的开裂 。 (如果强风不停的吹 , 那么水分的失去的越快 , 那么开裂的原因与上面开裂的原因差不多 。 )
以上开裂是在自流平打好后一般24小时内出现 。
③ 化学开裂:
由于基层翻砂 , 水泥自流平做在翻砂基层上面 , 在水泥形成水化反应的强烈过程中 , 自流平会产生一定的硬力或弹性模量 , 如果基层太翻砂它的抗拉强度不够 , 在水泥自流平发生硬力的阶段就会把基层拉开导致自流平空鼓开裂;
由于基层上有腻子粉 , 基层腻子粉在水泥水化时它产生的硬力会因为腻子的拉升强度不够 , 自流平会把腻子层拉开 , 从而导致自流平空鼓开裂 , 腻子里面含有部分氧化钙 , 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形成氢氧化钙会导致腻子膨胀 , 从而导致自流平鼓包或开裂 , 如果腻子是石膏 , 水泥自流平里的铝盐会和石膏发生反应形成大量的膨胀物质32水硫铝酸钙或12水硫铝酸钙 , 从而导致自流平空鼓或开裂 。 (这几种情况把自流平翘起来 , 会看到自流平的背面粘附有原始基层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