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苏轼赏析及翻译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翻译及赏析( 二 )


另外,县官的这种做法,也从侧面证实了苏东坡《临江仙》中下片“长恨此生非我有”的说法 。他被贬谪到黄州去当官,说是当官,结果到底还是一个“不自由”的罪人!
二、“长恨此生非我有”苏轼《临江仙》中,涉及到了一个中国古老的哲学问题 。在《庄子·知北游》中,有一段关于舜帝和庄子的对话,就与之有关 。
舜帝问庄子:道这种东西,我可以拥有它吗?庄子回答说:就连你的身体都不是你自己的,你还想要道呢!舜帝说:我的身体不是我的,那是谁的啊?
庄子说:那是天地交托给你的,你身体不是你的,你的性命不是你的,就连你的子孙后代,都是老天借着你的形体蜕变出来的生机 。换句话说,一个人只不过是天地制造的一架机器,命运并不由自己掌握 。
英国学者理查德著《自私的基因》说,我们每一个人,也不过是身体里那一堆基因的奴隶 。命运是由自己掌握的吗?如果不能,那么我们为了生计而冥思苦想,殚精竭虑又是何苦呢?
虽然人们平时总是不断地用文章和诗歌来激励自己奋进,但是许多时候,的确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尤其是当一个人孤独落寞的时候,这种宿命论的思想就会涌上心头 。
“乌台诗案”给苏轼带来了精神上的重创,他本是北宋文坛上的天之骄子,突然受到这样的打击,让他后来的诗词风格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五岁,经历过太多的事情后,就萌生了归隐之心 。
唐朝大诗人李商隐曾写了一首诗《安定城楼》,他在诗中感叹像汉朝的贾谊、王粲曾经都是少年有为,志向远大的人 。可是,他们都是空有理想最后不能实现 。
而自己则是“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老是想着等年纪大了,头发白了才退隐江湖 。在退休之前,先把这朝堂上的歪风邪气给扭转过来 。但是自己总是遭到别人的猜忌,不被理解 。
苏轼想必也有同感 。他是一个天才文学家,可他并非是一位精明的政客,怎么玩儿得过他的朝堂上那些政敌们呢?于是他什么也不想多说,只说自己想要“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
结语苏轼这一首《临江仙》,下半阙流露出来的,是一种儒道合流的归隐思想 。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既然无法在政治上取得进展,就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太辛苦了 。
《庄子》中提到的一个哲学问题,即:人,不是命运的主人 。当一个人无法完全把握自己命运的走向时,他可以选择随波逐流,听之任之;也可以选择不坠青云之志,奋起与命运抗争 。
而这个时候的苏轼已经人到中年,他在文学上的才华,令他得到了举国的追捧,但是无法让他在政治上如鱼得水 。所以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应该远离政治的漩涡,泛舟四海,做一个江湖闲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