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并未增加就业,也未给大多数人创造财富,你怎么看?

总有点毁灭感觉!以后年轻一代,靠什么生活……?难道只靠微信传来传去,就有饭食?靠网络平台传来传去,就是生活?真人生、真生活,是要出力出汗的……

电商并未增加就业,也未给大多数人创造财富,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电商掠夺了店家,店家损失惨重 。特别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包租公,包租婆更损失惨重 。
电商发展,增加了网店员工,增加了快递员工 。
电商发展,是一种商业模式向另一种商业模式转换,是革新,是时代竞争前进的结果 。
抱残守缺,安于现状,向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转换过程中,必然触及到传统商业模式,守旧势力再怎么挣扎也挽救不了走向没落的命运 。这是历史必然 。这正如纺车向智能织布发展,谁也挡不了 。
至于创造财富,如果说传统商业模式没有创造财富的话,电商也不能创造财富 。
他们只是流通的渠道 。
传统商业模式由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再到商店,中间利润层层截留,商店也要利润,商品到消费者手中自然就贵了 。
电商模式,省去了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店家的利润,商品直达消费者手中 。自然,商品价格就降下来了 。
传统模式,经销商,店家,包租婆躺着赚钱 。消费者买单 。
电商模式,平台赚钱 。消费者得实惠 。
电商没有增加就业吗?有,只不过是创造了以及增加了和电商紧密关联的就业岗位,比如全国快递小哥的数量就超过了200万人 。
但是,电商兴起的背后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迁移,此长彼消,这对应着过往传统零售业等传统商业的整体滑落,所以,电商同时也在增加失业 。
到底是电商创造及增加的就业岗位多,还是因为电商而失业的群体、而消失的就业岗位多?
现在,我们更多的凭借个体感知与经验做出判断,还没有谁能够把这个问题以及这个问题所对应的数字讲清楚 。希望相关部门以及民间相关研究机构,能够发发力,把这本还比较糊涂的账算清楚 。
电商为什么要给大多数人创造财富?!
给大多数人创造财富,不是企业责任,也不是一个国家或者经济体的电商经济形态的责任,为什么要把这个重担压在电商的头上呢?
当然,以上的“财富”二字是聚焦在收入和钱上的,如果把收入抛开,你肯定能找到电商给我们带来的相关好处方面的“财富” 。
事实上,在我看来,相对实体店等传统商业形态的局限性,电商具有非常巨大的虹吸效应,这种虹吸效应对传统商业生态及营销渠道链条、区域经济、区域就业及消费力等等,具有巨大的破坏性重构效应 。
基于用户资源、大数据技术以及强大的资本等优势,电商可以基于“用户重组”策略及方法(见李政权主页相关专栏),以满足平台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为基础导向开展泛边界扩张,从而对更多的领域形成渗透和侵蚀,因为边际成本递减等效应,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甚至在成本上还是“低廉”的 。
而,无论是破坏性重构,还是泛边界渗透和侵蚀,背后都是对传统价值链、传统社会财富分配的切割和重组,并进而造成财富的集中 。
电商平台垄断性质越强,财富集中效应越强,也会造成对弱势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困难 。也正是这些潜在的原因,所以国家近期也发出了“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明确信号,对阿里巴巴收购银泰百货,以及对腾讯的阅文集团和顺丰的丰巢网络等的“无序”行为各自开出了50万元的行政处罚罚单 。
就聊这么多,相关,请关注李政权头条号相关主页专栏;要就相关深聊,加入“李政权未来商圈”圈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