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中作
岑 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
【赏析导航】
作为唐朝最重要的边塞诗人之一,岑参的诗歌挺拔俊秀,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绝美的塞外风光 。与一些无病呻吟的作品不同,岑参的作品大多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首《碛中作》就写于其第一次随名将高仙芝西征之时 。
唐朝前期,注重开边,其疆域曾一度达到1200余万平方公里,东至朝鲜,西达咸海,南到越南,北包贝加尔湖 。此次西征,作者从长安出发,骑马奔走了两个月,仍然没有到达目的地,由此也可见一斑 。
走马西来欲到天 。策马扬鞭,一路向西,仿佛来到了天的尽头,可前面仍是一望无际辽阔无边 。“欲到天”三个字,形象地写出了西北高原那种野旷天低的独特风貌,犹如《敕勒川》所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大地苍茫,天空低垂,人行其间,仿佛手可触天 。极目远眺,天地似已融为一体 。
第一次出征,诗人想必也与将士们一样渴望能够建功立业 。不过,离家已经两个月了,“辞家见月两回圆”,不由得心中升起思亲的念头,而今夜,又恰逢月圆之时 。在高原之上,月亮显得特别大特别圆 。但这种情思瞬息即逝,因为马上要面临的是现实中的急迫问题:今夜不知何处宿!天色已晚,人困马乏,大家都需要睡眠休息,而现在,还不知道会在哪里停下,哪里休息!作为出征的将士,这一切都要听从上级的安排 。
纵然这样,诗人并无一丝抱怨,而是马上振作精神,眺望远方:平沙万里绝人烟 。月光之下,大地朦胧而苍茫,万里之遥,一片戈壁荒漠,没有生机,绝无人烟 。
画面苍凉,但并不忧伤,反而从中可以体会到一种雄豪之气:纵有千难万险,也会勇敢冲过去!
杜甫曾称赞岑参的诗“篇终接浑茫”,也就是结尾给人以气魄宏大,雄浑苍茫之感 。从此诗来看,诚然!
【韵译】
策马向西
地阔天低
茫茫戈壁
杳无人迹
【碛中作原文赏析及解释 碛中作古诗带拼音译文】辞别家乡
再次看到圆月
朗朗清辉
却容不得愁肠百结
今夜
置身旷野
不知
何处可以安身
何处可以停歇
看——
一望无际
听——
万籁俱绝
- 氓全文赏析及解释 氓高中课文原文及翻译解析
- 现代诗歌赞美白衣天使 歌颂白衣天使的诗
- 历年江西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历年江西高考作文
- 滞销宝贝如何处理最好 滞销宝贝如何处理
- 淘宝作弊的行为有哪些?怎么优化?
- 杜甫的哀江头原文及翻译 哀江头杜甫翻译和赏析
-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 浣溪沙晏殊原文及翻译
- 渔洋诗话名句 渔洋诗话中的经典诗句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古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 周杰伦有哪些冷门歌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