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应该怎样给自己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呢?( 二 )


如果没有创业的冲动,那就就业,这就涉及到今后自己要做哪一行,从事什么职业的问题 。由于年轻时候很多人爱好广泛,自己也不确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那就建议从自己的多个爱好之中选择一个,通过老师、家长、同学、朋友等了解该行业的发展趋势,看看目前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的境况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经过对比筛选和自己内心多次的交锋,从而选择出一个自己的人生目标 。比如,我接触比较多的外语专业的学生,有的人要做同声传译,有的要考国家部委的公务员,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你必须给自己定个人生目标,这是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
确定目标只是第一步,还要有实现目标的方法,所以,目标要切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 。
比如我接触比较多的学外语的一个同学,他的目标是考取外交部公务员,那如何实现呢?他首先把目标进行了分解,第一步,大二之前考取人事部三级口译和三级笔译资格证书,大三之前考取人事部二级口译和二级笔译资格证书,大四参与公务员考前辅导,以应届生身份参加国考,由于取得人事部二级口笔译证书的应届生实在有限,他在国考当中就脱颖而出,顺利考到了外交部,初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阶段性目标 。
其它行业也一样,比如说你要做工程师、律师、会计师、设计师等,都要把目标分解,踏踏实实一步一个台阶前进,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
同时,职业规划也决定了你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在哪个城市工作生活的问题 。
这个问题很多人忽略了,大多数人是跟着感觉走,由于没有事先做好规划,到了毕业季,四处投简历,哪个单位来了offer 就去哪里,至于这个城市是不是你想要安顿下来的城市,几乎没人认真考虑 。这就为以后埋下了诸多隐患 。比如,一开始感觉单位给的工资还不错,自己比较满意,但是没考虑当地的房价,靠自己那点工资根本买不起,可能在这里工作了几年以后,家里催着要结婚了,要回到老家,还会牵扯到户口、社保迁移等问题;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同学等都不在这个地方,要做好重建人际关系的心理准备,还要做好长期忍受孤单寂寞的心理准备 。
如果你谈了朋友,如果不想毕业即分开的结局,最好事先与对方探讨一下毕业后的去向,现实中我们见到了太多毕业后劳燕分飞的例子 。
这些问题都是职业规划的一部分,都必须提前思考,提前计划 。
总之,做好职业规划,首先要有目标,然后要分解目标,逐步实施,慢慢靠近,最终达成 。
个人见解,难免挂一漏万,欢迎交流 。
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也就是自己的职业规划,这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 。
注:自己在指定职业发展目标时,首先能够肯定的是自己已经对于自己的专业属性,自己的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认知,已经清晰了解现阶段的自我定位 。
这个时候,自己在做职业规划时,我们要分为三大阶段来分解指定:
一、短期目标,周期在6个月至12个月,为什么要这样定,因为周期最长12个月,在这个时间阶段内所有事物的发展我们可以简单做出预估,是能够预料得到的,而这时自己也就很清晰指定出来这个周期内自己要完成的事物,那些能够百分百完成,哪些有一定的可能性完成,自己在过程中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及时调整量或者时间,也就是说,短期目标就是设立一个为自己打气鼓励的,必须要完成的目标;
二、中期目标,周期在12个月至24个月,就是在2年之内,自己要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在短期目标完成的基础上,自己在短期目标的基础之上乘以2,从目标的量和目标的质两个方面同时翻倍,其实中期目标中自己所有完成的东西跟短期目标中的事物很相似,只是任务量加大了,因此可以说自己在执行短期目标时,其实无形中也在执行自己的中期目标,短期目标也有可能超量完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