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是统一的,其实应该这样讲,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境界都是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相统一的,这种统一可以一直延续到今天 。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无为”,所以孔子讲“无为”,老子讲“无为”,后来传到我国的释家文化同样也讲“无为”,其中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重视“无为”,这个我们都知道,比如在《道德经》中就经常能见到“无为” 。
但我们可能很少注意到,其实儒家同样也讲“无为”,比如孔子在《论语》的“卫灵公篇”就专门提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还有《中庸》,里面也提到了“不动而变,不见而彰,无为而成 。”
释家就更不用说了,在释家经典里,将万法划分为“有漏法”和“无漏法”,然后又将“无漏法”划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对于“无为”的表述,也是频频出现于各类经典,比如《金刚经》里就有“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表述 。
这句话中的“一切贤圣”其实是很严重的表述,即没有例外,一切走贤圣之路的人,衡量你境界高低的标准,就是“无为”,你越是靠近“无为”,就代表你的境界越高,反之则境界越低,完全没有的话,不管你怎么吹牛,你都和圣贤没有关系,都是凡夫一枚 。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所有的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人,就因为他们得到了“无为”的加持,我们继承自己的文化,也非常有必要对这个概念进行审视 。
不对立,相辅相成 。《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
谢悟空邀!
不妨打一个比方 。
孔子就像初中班主任,整天唠叨个没完,禁止A,预防B,提倡C,灌输N次方的大道理,总之,他是对的,你是错的,既便没有错,也有许多不足 。听起来像看儿媳妇不顺眼的婆婆 。
而老子则像一个谈判专家,语言上都是肯定,我理解,我认同,我尊重,人之常情……,核心潜台词全是否定,暗中大骂你们这帮人闲出屁来惹出这么多妖蛾子 。动不动就刷存在感,结果把事情弄得一塌糊涂 。
显然,两者对立,因为两位圣人对人性的理解完全不同 。
孔子认为礼乐(道德)崩坏,所以天下大乱 。所以宣扬和平仁爱,克己复礼,希望回到周礼时代 。
老子含蓄地告诉他,正是因为过于看重礼乐(道德),所以才天下大乱,因为“礼乐”不符合自然之道 。
孔子倡导“有为”,老子希望“无为” 。这个无为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其自然 。听起来很消极,其实的确很消极!
因此,面对春秋乱世,孔子希望“阻挡”,老子提议“疏通” 。
说穿了还是对人性的理解有所不同!
礼乐的核心是什么?或者说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在仁爱道德的背后是拼命维护并捍卫特权!!
无为的核心是什么?
君主不要过多参与,过多干涉,过多将自己的意愿变成举措 。说穿了就是“别折腾” 。
老子对孔子说过一句话“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 。”
太深刻了!这正是所有儒生的通病,喜欢批评君主,对所有人说“你这样做不对,你应当如何如何 。”居高临下,好为人师,所以不招人喜欢,更不招人待见,因此常常招祸!翻翻史书就知道,这话百发百中!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盛世,汉文景之治,唐贞观开元,玩的都是老子的“无为”,做为朝廷而言,你维护治安和起码的公平和公正就可以,盛世自然到来 。
- 今日/公布 盘点十大高仿宝格丽戒指与正品区别,2022已更新
-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 信息科学与工程就业方向 信息工程的就业前景
- 为了抢优衣库与KAWS的联名款衣服,有人一次买几百件,还有人打架,你怎么看?
- 山居秋暝古文内容及释义 山居秋暝王维赏析与翻译
- 与火有关的10首名诗 关于火的诗句有哪些
- 人生与酒的唯美句子 关于喝酒的诗句经典
- 2017年双十一交易额
- 教育与礼仪的关系是怎样的?
- 清明节古诗大全分享 与清明相关的古诗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