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先生文言文答案 亭林先生文言文翻译

顾亭林母王硕人弥留书
呜呼!!武儿,余与尔将永诀矣,不得不临别赠言 。昨梦尔父同吉,携余行于沙漠之地,此大不祥也 。然国事至此,死且嫌迟,死又何惜 。惟余惓惓于尔者,不在言而在行 。不在学,而在品 。尔固明之遗民也,则亦心乎明而已矣 。
余尝苛论古人,谓夷齐扣马而谏,是也 。谏既不从,胡弗殉国,乃登首阳采薇蕨何为乎?噫嘻!夷齐误矣 。甲子以后,首阳尚得为商之山乎?薇蕨尚得为商之食乎?噫嘻,夷齐误矣!一时侪辈,莫不訾余持论之偏 。独黎洲(即黄宗羲)心韪之,则其怀抱可想 。且余观尔友中,亦惟黎洲品诣敦笃,尔虽师事之可也 。惟尔之子若孙,嘱其为耕读中人,勿为科名中人,则尔方不愧余家肖子也 。呜呼!武儿,余与尔永诀矣!
无月日时 。母氏嘱 。
按:月日合一明字,无月日时,是无明之时也 。夫人之不忘故国,亦可哀已 。
顾亭林《先妣王硕人行状》
呜呼!自不孝炎武幼时,而吾母授以《小学》,读至王蠋忠臣烈女之言,未尝不三复也 。《柏舟》之节纪于《诗》,首阳之仁载于《传》,合是二者而为一人,有诸乎?于古未之闻也,而吾母实蹈之 。此不孝所以蒿葬而不葬,将有待而后葬者也 。
忽焉二载,日月有时 。念二年以来,诸父昆弟之死焉者,姻戚朋友之死焉者,长于我而死焉者,少于我而死焉者,不可胜数也;不孝而死,是终无葬日也 。矧又独子,此不孝所以踟蹰二年,而遂欲苟且以葬者也 。
古人有雨不克葬者,有日食而止柩就道右者,今之为雨与日食也大矣 。《春秋》嫁女不书葬,而特葬宋共姬,贤之也 。吾母之贤如此,而不克特葬,又于不可以葬之时而苟且以葬,此不孝所以痛心擗踊,而亟欲请仁人义士之文,以锡吾母于九泉者也 。
先妣姓王氏,辽东行太仆寺少卿讳宇之孙女,太学生讳述之女 。年十七而吾父亡,归于我,教谕沈君应奎为之记 。又一年而先曾王母封淑人孙氏卒,又十年而先王父之犹子文学公生炎武,抱以为嗣,县人张君大复为之传 。
其记曰:
贞孝王氏者,昆山儒生顾同吉未婚妻也 。年将笄,嫁有日矣 。父上舍述,为治装,装多从俗鲜华 。氏私白其母曰:“儿慕古少君孟光之为人,焉用此?”父为去华就质者十之五 。已而顾生病,寻卒 。氏不食数日,衣素告父母曰:“儿愿一奠顾郎,归乃食 。”父母知不可夺,为治奠挈氏往 。氏拜顾生柩,呜咽弗哭 。奠已,入拜太姑淑人、姑李氏,请依居焉 。谓父上舍曰:“为我谢母,儿不归矣!”父为之敛容不能语 。舅绍芾者,名士,晓大义 。泣谓氏曰:“多新妇,卒念存吾儿;然未讲伉俪,安忍遂妇吾子?”氏曰:“闻之礼:信,妇德也 。曩已请期,妾身为顾氏人矣,去此安往?”自是依太姑与姑,朝夕一室,送迎不逾阈,数岁不一归省 。父上舍病亟待诀,旦日一往哭,即夕反 。
其《传》曰:
贞孝自小严整如成人,父母爱之 。而顾生故独子,早有文 。王与顾为同年家,因许女与之 。无何,生年十八,夭 。父母意甚徬徨,欲未令贞孝知,而贞孝已窃闻之 。亟脱步摇,衣白布浣衣,色意大怆,婉婉至父母前,不言亦不啼,若促驾而行者 。父母初甚难,而念女至性不可夺,使妪告其翁姑 。翁姑悲怆不胜,洒扫如迎妇礼,然不敢言去留也 。贞孝既至,面生柩,拜而不哭,敛容见翁姑,有终焉之色 。而姑李氏,故以德闻,拭泪谓贞孝曰:“妇岂圣耶,奈何以吾儿累新妇?”贞孝闻姑称新妇,泪簌簌下,交于颐 。早晚跪奠生柩前,闲视姑眠食,而自屏处一室,亲戚遣妪候视,辄谢之 。有女冠持梵行甚严,请见贞孝 。贞孝不与见,曰:“吾义不见门以外人 。”自是率婢子挫针操作以为常,时遣讯父母安否而已 。其他婉淑之行,世莫得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