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人热血沸腾的诗词 李白最有傲骨的一首诗

唐朝如果没有李白,诗歌的天空将会坍塌一大片 。没有那瑰丽出奇的想象,浪漫传神的故事,清丽高远的格调,唐诗将会大大逊色,我们也无法领略那如同醇酒般华丽篇章 。作为后人,对于这位诗仙,唯有五体投地地膜拜 。然而,李白在世时,虽然是风靡天下的全民偶像,却并不如意 。
他的最终理想,显然还不是以诗歌正名,而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 。可是,年轻时代的李白却常常受挫,天下闻名的他并没有得到政治上的赏识 。有才华的人是傲气的,更何况是千年才出一个的英杰 。此时,李白在感叹怀才不遇时,还迸发出文人的狂傲之气 。
机会也终于到来,在四十二岁时,李白得到了唐玄宗的征召 。此时是天宝二年,也是唐帝国甚至整个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 。在后世看来,这是当时最英明的皇帝在最强盛的时代,即将迎来最有才华的诗人 。李白也很得意,他认为自己终究像姜子牙遇文王一样,得到了圣明皇帝的垂青 。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这首诗的内容并不复杂,技法也相对简单,但是它流露出的勃勃生气和兴奋之情,历经千年,依然能在我们脑子里浮现 。作为一首歌行体作品,诗人以豪放的笔调,将受宠忘形的狂傲,毫无顾忌地释放出来 。在后人看来,这才是真性情的李白,是有血有肉的诗仙 。
前两句是起笔,也是作者对于环境的描写 。一片丰收的景象,就已经烘托了全文的基调 。在这种白酒新熟,黄鸡啄黍的氛围中,作者欢快的心情,已经掩饰不住,即将喷发 。
果然,作者截取了四个画面,个个都是欢天喜地的 。“呼童烹鸡酌白酒”再现了酒仙的浪漫,此时的美酒,更是不一样的醉人 。“儿女嬉笑牵人衣”中用孩童们的玩闹,表达了无忧无虑的心情 。“高歌取醉欲自慰”很符合李白的形象,也将他壮志得酬的心态尽显无余 。“起舞落日争光辉”描绘了诗人对日舞剑,与天地争辉的英姿,刻画了雄奇飘逸伟岸形象 。
此时此刻,虽然家中一片祥和,但李白恨不得马上飞到长安,与唐玄宗相见,更恨不得马上能以才华治国安邦,实现心中的理想 。所以,这才有了“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的感慨 。
但是,李白也没有忘记这些年的委屈 。据说当时他的妻子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悍妻,根本看不起他,而且还经常说三道四地嫌弃他 。李白得意时,也不忘揶揄妻子,把她当作朱买臣的妻子一样,是“会稽愚妇” 。当然,小珏认为,李白此刻要嘲讽的,还包括那些长期以来嫉贤妒能的凡夫俗子们 。
经过一层层的铺垫和渲染,最后部分到达了气氛的顶点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但是诗人最狂傲的人生态度,更是千古流传,家喻户晓的名句 。在此时,李白发泄了长期的委屈,他生动刻画了自己的得意,并且放言当然不会是久居乡野之人!他相信,他要面对的是星辰大海,又怎么会老死于穷乡僻壤呢?
如果是别人写下这样的狂语,我们会耻笑他的小人得志 。可我们后人读此,无一不为李白点赞 。他喊出了内心中的真实,也为我们压抑人生出了一口恶气 。谁从低谷爬出,没有过俾睨天下的雄心,这样的李白,才真实得可爱,才是我们的偶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