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史中的超现实主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什么意义?(11)


布洛东在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中 , 曾对超现实主义作过经典性的解释:“超现实主义 , 阳性名词 。纯粹的精神无意识活动 。人们通过它 , 用口头或局面 , 或其他方式来表达思想的真正作用 。它只接受思想的启示 , 没有任何理性的控制 , 没有任何美学或道德偏见 。”“超现实主义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 , 即对梦幻的万能和对思想的不带偏见的活动的信仰 。它要最终摧毁一切其他的机械论并取而代之 , 以解决生活中的主要问题 。”
超现实主义者宣称:人的本能、梦幻、下意识领域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认为人的头脑活动要从逻辑与理性束缚中解放出来 。理性、道德、宗教、社会以及简单日常生活中的经验 , 都是对人的精神、对人的本质需要的一种桎梏 。惟有人的无意识、梦幻和神经错乱才是人的精神的真正活动 。
因此 , 在超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中 , 他们故意使用幼稚的语言和病态的形象来反对传统的美好见解 。在绘画中 , 则用混乱的线条和任意涂抹的颜色 。在戏剧中 , 采用折磨人的野蛮音乐 , 粗鲁的舞蹈 , 并用自行车的铃铛 , 有节奏地敲打货箱、脸盆一类作伴奏 。
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先驱人物 , 可推那位被归为“形而上”派的画家基里柯 。他的作品创造了现代艺术中最令人心动又最令人不安的梦幻景象:广场、拱门、楼宇、寒月 , 运家具的空车、玩铁环的女孩 , 所有的一切仿佛舞台布景般凝固在死寂的光线中 。这些偶然而荒诞的内容令人不安 。然而 , 形象之间这种奇怪的冲突及清澈的气息又让人感到一种神奇而特别的魅力 。他画中的那种宛如舞台的、平坦的地面 , 后来成为许多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标准空间” 。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全力追求的正是这种梦幻效果 。他们的美学信条是布洛东在《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提出的 , “不可思议的东西总是美的 , 一切不可思议的东西都是美的 , 只有不可思议的东西才是美的 。”“美可能使人震惊 , 也可能不使人震惊 。”这样 , 画家达利带来的那种荒诞不经的梦的世界确乎十分地美——挂在树上的软表、被肢解了的躯体、可怕背景上的骷髅骨架等等 。那种通过可以识别的变形形象营造出的梦魇般的场景 , 看起来既精细逼真 , 又遥远陌生 。这种风格被称为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 , 其代表画家除达利外 , 还有马格利特等人 。超现实主义的另一种风格被称为有机的超现实主义(OrganicSurrealism) , 以米罗为代表 , 追求幻想的、与生命力相关的抽象画面 。
对于超现实主义者而言 , 杜尚是一个极具魅力的人物 , 他的姿态亦具有超现实主义的意义 , 表现了先于后来的超现实主义者的思想 。从艺术角度看 , 超现实主义者几乎没有超越出这种思想 。”
这幅画借鉴了西方艺术中的照相写实主义手法 , 以画领袖像的超大幅画面画出饱经风霜的老农 , 给人以超强的视觉震撼力 。
这幅画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它采用了西方绘画技巧 , 更重要的是它包藏了一颗千千万万中国人都有的中国心 , 蕴涵了一种世世代中国人都有的民族精神 。
在中国 , 罗立中的《父亲》油画也借鉴了超现实主义的画法 。
【西方艺术史中的超现实主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