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史中的超现实主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二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产生了以“拒绝传统的艺术标准和审美标准 , 反对旧的社会秩序 , 反对约定俗成 , 要随意而为” 为特点的达达主义 , 简单来说 , 在达达主义出现之前 , 通常具有特定的美感 , 能传递一些潜在的内涵与意义才能称为艺术品 ,  而达达主义者则反其道而行 , 他们追求的是“没有意义”“没有美感”的创作 , 对于达达主义作品的理解和解读完全取决于欣赏者自己 。
从某种方面说 , 达达主义的宗旨其实陷入了一种悖论 , ”没有意义“在一定程度来说也是一种意义 。
就像达达主义本身如此的“反对艺术”“反对美学” , 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的流派 , 达达主义对艺术和世界的注解和诠释 , 也使其本身本身也变成了一种艺术 。
而达达主义的主要创作手法就是“现成品艺术” , “现成品艺术”就是把其他艺术家的经典作品拿来二次创作 , 或是把某些已经存在的东西进行重新定义的创作手法 ,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艺术上的“恶搞” 。
最有名的达达主义作品有:摄影师曼·雷拍摄女性裸露的背部 , 并命名为《小提琴》
以及马塞尔·杜尚的作品 , 把男士厕所里的陶瓷小便斗命名为《喷泉》
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加上两撇小胡子 , 并命名为《L.H.O.O.Q.》(“L.H.O.O.Q.”是一个双关语 , 在法语中发音类似“Elle a chaud au cul” , 意即“她有一个性感的屁股”)
尽管达达主义在很大范围内得到了传播 , 但它终究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文艺思潮 , 不久达达主义运动陷入停滞 , 并被由达达主义衍生出的超现实主义完全吞并 。
其实就是经历战争后的人们为了逃避现实的悲哀与残酷 , 一种宣泄内心情感的方式 。
与达达主义”自相矛盾“与激进的艺术理论相比 , 超现实主义有自己一套明确的艺术宗旨 。
由法国作家安德烈·布勒东在巴黎发表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中他给超现实主义下了定义:“超现实主义是一个名词 。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 , 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
“超现实主义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消解 , 创造出一种绝对的现实——也就是超现实”
超现实主义作品的特点是:强调自觉与潜意识 , 强烈的反差 , 反逻辑 , 与无厘头的奇发异想 。
超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手法:拼贴 , 拓印以及“现成品艺术” 。
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我喜欢的比利时画家勒内·马格里特
《这不是一个烟斗》
《被刺穿的时间》
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
《记忆的永恒》
《龙虾电话》
俄罗斯画家马克·夏卡尔
《月上之马》
《生日》
以及西班牙女画家弗里达·卡罗
《没有希望》
《两个弗里达》
谢谢您的阅读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 欢迎您点赞 , 转发和收藏
关注“轻松聊艺术”—— 用直白的语言为你解读艺术背后的故事
超现实主义的产生

西方艺术史中的超现实主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文章插图
超现实主义出现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法国,这个最初由十八个人参加的文学运动在法国诞生后,就以其独特的思想与思维方式给法国文坛注入了生机 , 它的影响波及英国、比利时、西班牙、巴西、美国等许多欧美国家,随着超现实运动的蓬勃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