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儋耳原文翻译 儋耳夜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 。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
欲远去 。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
试译文:己卯年,即1099年,苏轼于1097年被贬海南儋耳 。文章写于,是他谪居儋耳的第三年 。已是63岁老人了 。
【苏轼儋耳原文翻译 儋耳夜书原文及翻译】己卯年元宵节,我在儋耳(今儋县),有好几个老书生来拜访我,说,“月色这么好的佳节之夜,先生能一起出去吗”?我欣然答应了 。走出城西门,进入和尚寺庙,走过小巷,汉人、少数民族混杂,各种肉店和酒店商贩很多,回到家已经三更天了 。家里人关门熟睡,已经一觉醒来又睡去了 。(我)放下拐杖大笑,什么是得到与失去呢?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但是也笑(韩愈)钓不上大鱼来,打算到更远的地方去 。其实不知道凡是钓鱼的人,未必一定要钓到大鱼,而是享受钓鱼的乐趣罢了 。
作者引用韩愈(字退之)的典故,是要表达自己虽然被贬,但依然能够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韩愈有《赠侯喜》诗,说自己自晨至昏仅钓得一寸长的小鱼,“君欲钓鱼须远去,大鱼岂肯居沮洳(低湿之地)?”意在表明仕途正如这垂钓,时光虚掷,功名甚微,但自己仍不放弃追求,还要去“钓大鱼” 。苏轼虽被贬蛮荒之地,但依然与当地的民众打成一片,自得其乐 。虽然苏轼放下了钓大鱼之心,但读来仍不禁让人为之心酸 。
屠酤纷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