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试答题时,有什么得分的小技巧?

中考临近,今天说说化学中考选择题答题技巧:
中考在即,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在紧锣密鼓地做最后的冲刺 。然而,我发现很多孩子到这个时候,状态会特别不好,以前已经掌握的一些知识点到现在反而不会了,特别奇怪 。所以最后一周,希望孩子们能够回归课本,把基础知识再巩固一下,毕竟中考基础知识占到百分之七十左右 。

在考试答题时,有什么得分的小技巧?

文章插图



化学是很多孩子发愁的一门科目,其实如果掌握了化学的学习规律,这门课相比难度还不是那么大,可越到最后,孩子们越着急,就会觉得化学模拟题越来越难,从而丧失信心,这种考前状态是非常可怕的 。今天小Z老师就给大家说说选择题的做题技巧:

化学试卷满分五十分,时间五十分钟,有人开玩笑说化学考试是一分钟一分,其实也的确如此,一般做一道小题需要半分钟到一分钟时间 。而化学选择题是14个小题,每题一分,共14分 。
在考试答题时,有什么得分的小技巧?

文章插图



【在考试答题时,有什么得分的小技巧?】
但是我们一定要审清题,中考题的特点就是高起点低落点,题目出得具有一定的隐藏性,虽然难度不大,但出错率很高 。换句话说,题出得灵活,需要考生的脑子也跟着灵活起来,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思维定势,很多题目出得贴近生活,素材比较新颖,但往往题在课本外,答案在课本内 。比如考化学式尝尝会和一个热点问题联系起来,然后考一种孩子们没有学过的物质的化学式,这时候不要惊慌,要依据化学式的意义答题,最容易出错的一个答案是说物质有几个什么原子和几个什么原子构成,如葡萄糖C6H12O6,说葡萄糖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就是错误的,显然葡萄糖是由它的分子构成的,而一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
再比如,瞒天过海法,催化剂的定义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 。选项中容易偷换概念,把改变说成加快,把化学性质说成性质,粗心的同学就要吃亏 。所以提醒大家,选择题前面的很基础,大家一定要懒清楚题干,看清楚每一个选项所表达的内容,再选择正确答案 。不要为了赶时间,选项都没看完就开始选答案,四个答案一定要浏览一遍,说不定一开始做错的浏览完四个答案后就可以纠正错误 。
11-14题难度上会有些提升,比如溶解度曲线等,只要平时复习得扎实,熟练掌握固体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和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仔细分析四个选项,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

下面说说14题,近两年14题都是一个把关题,较难的计算题 。我比对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和模拟试题发现,这个计算题无外乎以下几种类型:
解答技巧:与纯金属相比,假设是纯金属,应该怎么算?就按照这个思路 。
比如,2.3克不纯的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0.2克氢气,问铁中所含杂质是什么(A、铝B、镁C、铜D、钠)
分析:假设是纯铁,放出2.3克氢气需要多少克?
可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需要5.6克铁,同理需要1.8克铝,2.4克镁 。铜不反应,钠情况复杂不予分析 。2/3克是中间值,铁大于2.3克,那么另一种金属质量必须小于2.3克,那就是铝了 。
在考试答题时,有什么得分的小技巧?

文章插图



如1.2克铝、镁、锌的混合物,与足量的50克稀硫酸反应,得到的溶液蒸干后得到6.0克固体物质,求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