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来看中欧关系仍有发展空间 北约为何渲染中国战略威胁

最近,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声称,中国已经通过网络能力、新技术和远程导弹对欧洲安全产生了影响 。他说,未来十年的北约新理念将“详尽”处理如何保护北约盟国免受中国崛起带来的“安全威胁”问题 。据报道,北约将在明年夏季的峰会上通过新的战略构想,勾勒出北约未来10年的目标 。近年来,一些北约成员国已开始派舰机抵近中国周边活动 。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马凯硕在《海峡时报》网站发表文章指出的,北约希望把“触角”从大西洋伸到太平洋,我们所有生活在太平洋附近的人,特别是东亚人,都应该深表关注 。
对华战略重大转变
【从长远来看中欧关系仍有发展空间 北约为何渲染中国战略威胁】“北约将把‘应对中国崛起’纳入新战略概念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采访了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并以此为题进行报道 。斯托尔滕贝格称,应对中国崛起造成的“安全威胁”将是北约未来存在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该联盟对自身目标的一次重大反思,同时也是美国地缘战略重心转向亚洲的反映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主任琼斯表示,斯托尔滕贝格公开以这种潜在的对抗方式描述中国“不断扩大的战略威胁”,意味着北约内部对华策略的重大转变 。
2019年12月在伦敦举行的北约领导人峰会,发布的公报和声明中第一次提到中国 。尽管美方官员竭力游说和施压欧洲国家将中国定为“威胁”,但当时召开的北约峰会在《伦敦宣言》中并未将中国定位为“威胁”,而是指出,中国的崛起对北约而言既带来了机遇也构成了挑战 。但是,今年6月的北约峰会公报对中国进行了种种无端指责,称中国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与北约安全相关的领域构成了“系统性挑战” 。
“北约的这种转变反映出,北约对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关注,态度越来越强硬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崛起正在改变世界力量的对比,改变西方国家一家独大的局面 。另一方面,美国总统拜登上台之后,推行价值观外交,致力于强化美欧军事同盟,改善跨大西洋关系,推动北约转型 。近年来,欧洲部分国家追随美国在涉疆、涉港甚至台湾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导致北约部分成员国在对华问题上开始趋于强硬 。至于斯托尔滕贝格,美国掌握着北约秘书长的任命权,他的亲美表态不难理解 。”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对本报采访人员表示:“北约对华态度的转变,一方面源于其对中国的定位已经转变为‘竞争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欧洲对亚太地区的重视 。“
被迫保持与美国一致
《金融时报》特别提到,北约对中国的新关注,正值美国的地缘政治方向从欧洲转向与中国的冲突之际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在不久前举行的北约部长会议上,美国防长奥斯汀宣称,五角大楼已经将北约视为“打击中国的一张王牌” 。
在结束长达20年阿富汗战争后,北约正寻找一个新的方向 。“美国之音”认为,北约战略中心将向中国转移,拉近了该组织与美国的立场,扩大了双方应对“中国威胁”的合作空间 。
“北约站在了美国一边,并不令人意外 。北约现有30个成员国,自二战结束以来一直是欧洲防务的主要支柱,但该组织长期以来一直由美国主导,北约的军事指挥权实际上掌握在美国手中 。美国与其他北约成员国无论是在价值理念还是安全防务上,都有共同利益需要维护 。此外,冷战结束以后,北约曾一度失去方向,内部凝聚力有所下降,面临转型要求 。在美国刻意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的大背景下,北约找到了新的外部‘敌人’ 。在美国的大力推动之下,北约的活动半径由冷战时期的欧洲转变为全球,北约也逐渐演化成一个全球性质的军事政治联盟 。”袁征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