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体制内领导的记性都特别好?

举个例子,某次,领导从市里开完会以后,马上就到县里开了贯彻落实会议,他说在市里开会市领导的报告非常精彩,全场一共自发的响起了13次掌声 。
“哇,他的记性也太好了吧!”
台下参会的人不由暗暗称赞这位领导记性好,该领导也为这个数据而自鸣得意的微笑着 。
事实并非如此,别人不知道真相我却知道,原来这位领导每次到市里开重要会议都会在笔记本上把鼓掌的次数记下来,散会后还要和自己的秘书比对,然后陪同参会的秘书会根据录音马上整理讲话稿供领导参考 。其实并不是领导的记性异于常人的好,只不过是他们关注了我们不常关注的点而已,一般人谁会关心鼓了几次掌 。
看完这个例子,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产生一种领导记性好的错觉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领导关注的点不一样 。一个美女迎面走来,有人关注身材、有人关注脸蛋、有人关注衣着等等,只不过是关心的点不一样罢了,并不是记性好 。
2.领导是谈话的主动方 。领导是谈话交流的主动方,是他决定了说什么话题,他当然会说让他记忆深刻的话题,比如你们一起做了很多事,他只提其中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你当然会觉得他记性好 。等你当领导了,话语权在你手里,别人也会觉得你记性好 。
3.领导有秘书帮助 。不要单纯的认为领导都是孤军奋战,大部分领导都有秘书,有的甚至不止一个秘书,有了这些人的帮助,领导的记忆力肯定差不了 。
4.领导自身也有实力 。要说领导都是超人,那肯定是扯淡,可一点本事没有别人也当不上领导,基本的逻辑思维和记忆能力还是有的,比普通人强一点也很正常 。
超强记忆力,是大领导必备的能力 。体制内选拔任用干部,标准很严,有的没的纸面上写明,但选拔时已经都考虑在内了 。所以,现在的领导基本都是人中精英 。
体制内的领导记性非常好,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在单位与“一把手”的几次经历已经得到印证 。
单位这位一把手是从省里空投下来的,16岁考上985名牌大学 。20岁大学毕业就分配在省直单位,不到四十岁就提拔为处长,再后来就空投到本单位任一把手,成为副厅级领导干部 。
这位一把除了手记性好,精力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扛的 。因为工作原因,这位一把手中午很少休息,晚上加通宵班大家也是看到过,第二天早上按时在会议室开会,超强的记忆力跟其健康的体魄是分不开的 。
那时我在办公室工作,手头经常要处理诸多文件,当日收到十几份文件一并送一把手阅示时,不要办个小时就看完了,而且每一份文件上有具体的批示 。可以说,单位这位一把手阅读能力是非常强的 。
办公室起草的文件、给一把手写的稿子,最好反复校对以后再送一把手审签,材料上有错别字、不规范的格式一把手一眼就可以看出 。很多次呈送给一把手的材料,自以为没有错别字这样弱智的认识,但到最后还是被领导看出来了 。挨骂是小事,关键是自己没长记性,老是在同样的事情上犯同样的错误 。
时间久了,单位其他领导对一把手一目十行、博闻强识的眼力和智力也非常佩服,都说一把手的眼睛太“毒”了 。分管领导有时也是极其小心,因为办公室准备的材料,首先得分管领导审批,如果在一把手那里还发现文字和格式、字体的错误,那也直接说明了分管领导没有认真审核 。所以分管领导在看办公室各类材料时也显得格外小心翼翼 。
【为什么体制内领导的记性都特别好?】单位一把手记性好为什么那么好?这应该是他能当上副厅级领导最主要原因吧 。作为领导者,首先头脑必须清醒,记忆力好,对总体工作有全面的把握,如果连上级文件政策都记不住,如何在会议上条条框框作出部署强调 。作为一把手需要对整体情况有详细的了解,这种了解不是死记硬背背数据,而是对全局的整体把握,靠死记硬背是掌握不了情况的 。这也是一把手让大家最佩服的地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