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原文赏析( 三 )


历史上,尤其是古代史,每个文人心中,都坐着一个钓一竿风月的渔父,都有在烟波浩渺之中泛舟的梦想 。古代文人,从来就存在着两面性,做两手打算 。始终秉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得意之时希望居庙堂之高,失意之时则向往江湖之远 。做自由快乐的渔父,也算是文人的一种理想 。
2021年4月17号
四、《月夜》刘方平,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今河南洛阳人 。据资料记载,刘方平是当时名噪一时的美男子,才华横溢,才貌双全 。妻子出身书香门第,有些才华,年轻时,生活还算幸福,随后,他热衷于四处游玩,其妻不甘寂寞,生活出轨,以至于私会期间冻死雪中 。他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终生未仕 。他寄情山水、书画,诗亦有名,擅长绝句,诗风清新自然,手法甚是高妙 。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性较弱,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 。其代表作《采莲曲》、《月夜》 、《春怨》 、《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
【经典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原文赏析】今天复习刘方平的《月夜》,原文如下: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
这首诗的大意:初春的夜晚,夜深人静 。月亮渐渐西沉,院落里,一半映照在月光中,一半隐藏在暗影里 。横斜的北斗星,倾斜的南斗星,高挂在天际,不知不觉间,眼看快要隐落了 。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出人意料地,忽然间,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刚从冬眠醒来的小虫,第一次发出清脆的叫声,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
刘方平这首《月夜》,构思新颖独特,他不从入目可及的桃红柳绿入手,而是独辟蹊径,从恬谧的春夜着笔,通过对“月色”、“星辰”、“春气”、“虫声”的描绘,寥寥几笔,简单明快,以一颗纯净的心灵,细致入微地,全身心地感知自然界初春时节的细微变化 。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可与“一叶知秋”相媲美 。他写月色,也写春天,有静谧的夜色,也有萌动的生命,自然流畅,春意盎然,洋溢着他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 。总的来说,《月夜》自然流畅,生趣横溢,短短4句二十八个字,美到了心坎里 。与此同时,刘方平这个名字,也就被我们记在了心里 。
2021年2月9号晚
五、《赏春》对于罗邺,我并不熟悉,为此,专门查阅了很多资料,不过,关于他的生平记载也不是很多 。罗邺是浙江余杭人,他的父亲是当时的盐铁吏,据说,当时罗家家资丰厚,富甲一方,而最主要的是罗邺很有文学天赋 。罗邺,是晚唐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而我们所熟悉的一些诗人都有一个雅号,例如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是诗佛,罗邺则被后世称为“诗虎” 。因为他和另外两个罗姓名人罗隐、罗虬不仅都是浙江人,而且他们同时去应举,再则他们在诗歌方面的名声相近,所以被称为“江东三罗” 。这里多说一句,“江东三罗”中的罗隐,有一千古名句:“今朝有酒今朝醉” 。而罗邺又被后人称为“江东三罗”之首,可见其并非籍籍无名之辈 。罗邺的代表作品有《早发》、《赏春》、《春风》、《汴河》、《水帘》等 。
今天复习罗邺的《赏春》,原文如下:
芳草和烟暖更青,
闲门要路一时生 。
年年点检人间事,
唯有春风不世情 。
这首诗的大意是:春天悄无声息的走来,天气也越来越暖和,绿草青青,芳草如烟,一派生机盎然 。这些小草,无论是生长在豪门要路,还是平常百姓人家,都一样的沐浴春风而得到生长,一片欣欣向荣 。每年春天的时候,春风都会来到这里,逐个查点人间万事,所到之处,草绿花开,对谁都是一视同仁的!在春风的身上,看不到任何的人间冷暖和世态炎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