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兖州城楼翻译 登兖州城楼杜甫赏析( 二 )


海岱青徐,这只是大的想像,还有更为具体的想像,即下面所说: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 。
孤嶂秦碑,是说秦始皇东游之事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峄山,刻石颂秦德 。
荒城鲁殿,是说汉代鲁恭王建灵光殿事,据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殿本景帝子鲁共王所立” 。《后汉书》注:“殿在兖州曲阜县城中 。”
此二句也是诗人的想像,但比海、岱、青、徐近而具体 。海、岱、青、徐是面,秦碑、鲁殿则是点 。点面结合,诗人的想像既弘阔又具体,不是虚无漂渺,也不是点点滴滴 。
且与海、岱、青、徐不同的是,海、岱、青、徐只是地理上的位置,而秦碑、鲁殿则是地理与历史的结合,是时与空的结合 。
孤嶂荒城的重点是孤与荒 。在历史的长河中,当年帝王所建的雄伟高大的建筑,都已在孤荒的山中、城里变得零落,甚至是已经消失不见了 。即使有一些残余存在,也显得那么荒凉和破败 。
世人也许早就忘记了这些历史伟人的壮举,而诗人则仍在脑海中保持着对它们的鲜明记忆 。所以一旦登上兖州城楼,它们就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如同诗人当时就在现场一样,看得那样清楚真切 。
诗人的想像力,就是这么伟大 。
以上是登楼时的所见所想,之后诗人又如何感受这一切呢: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
自古以来诗人登临观望,都充满了怀古之意,而我此时登楼远眺,同样怀古不已,但只能独自一人为之踌躇徘徊,品味着历史与人文留给人们的种种想像 。伟人已逝,宏建已毁,我独观望,想像不已,感叹何多!
前人评价此诗,认为三四两句极为宏阔,可谓俯仰千里 。五六两句却极为微婉,想像上下千年 。故能引人入胜,感染力极强 。让读者随着诗人的诗句与想像而游千里、想千年 。杜诗总是有着内在的强力,让人感受颇多,触想极深 。
兖州少陵公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