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兖州城楼
兖州,是一个很古老的地名,汉代是鲁共王的都城,距它三十华里,就是更为著名的曲阜,周代把鲁封给周公旦的儿子,就以曲阜鲁国之都 。我小时候在曲阜生活了十多年,到曲阜之前,就住在兖州,后到曲阜,也时常骑自行车去兖州 。
先看第一句: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
东郡即兖州,因为隋唐时反复使用鲁郡、兖州的名称,当时的人习惯上称之为东郡 。南楼是兖州当时的一座古楼 。
趋庭,见《论语·季氏》篇 。篇中记载,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伯鱼:“你父亲给你讲过什么我们没听过的学问吗?”伯鱼回答:“没有啊 。记得有一次,父亲一个人站在院子里,我路过庭院,父亲问我:‘学《诗》了吗?’我回答:‘没有 。’父亲对我说:‘不学《诗》,就无法说话 。’我就退下而学《诗》 。又一天遇到父亲,他问:‘学《礼》了吗?’我说:‘没有 。’父亲说:‘不学《礼》,就无法立身 。’我就退下而学《礼》 。只听到过这两句 。陈亢听后非常高兴地说:“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就是说,他由此知道了要学《诗》学《礼》,还懂得了君子对儿子要远离 。因为原文中有“趋庭”二字,所以后人用“趋庭”表示父亲对儿子的教诲 。
东郡趋庭日,是说杜甫到东郡兖州的时候,他父亲正在兖州做官(当时任兖州司马),他就听取了父亲的教诲 。
南楼纵目一句,是说杜甫在兖州侍奉父亲的时候,抽空游览了南楼 。南楼是高层建筑,登上南楼,可以放眼观望,而“初”字表示这是他第一次登上兖州南楼 。
南楼指兖州城的南门楼,今称少陵台 。清代牛梦英《南楼怀古》诗中有“殿毁曾无迹,碑荒不辨铭”句,可知南楼后来已完全荒废,不复当年景象 。
我少年时(50-60年代)在兖州、曲阜居住过,曲阜当时还有明代修建的城墙,基本上是完整的,只是城墙上的垛口与城楼都已不复存在,而兖州的城墙则完全坍塌 。据前辈军人讲,他们参加过解放兖州的战斗,城墙全被炮火轰掉了 。所以兖州的城墙与城楼也就不复存在了 。但据牛梦英的诗,则清代兖州的城墙就不完整了,解放战争的炮火不会把整个兖州城墙全都轰毁 。
趋庭日与南楼初二句,是说明此诗写作的时间与地点 。在年份上看,与前一首《望岳》的写作时间接近 。
《望岳》以‘望’为特点,在‘望’的时候靠想像来描写泰山与自己的感受 。而《登兖州城楼》,则是以‘登’为主,在‘登’上城楼的时候,据所见所思写成此诗 。
在登上城楼纵目远望时,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看下面的诗句: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
在纵目远望之时,看到了浮云和平野,由此联想到了海、岱和青、徐 。
浮云与平野,都在目力所及之处,但海、岱与青、徐则不是眼睛所能看到的,只能是诗人的想像力联想到的 。
所见很近,而所想则极远 。海指东海,岱指岱宗泰山 。青是山东青州,在兖州之东,徐是江苏徐州,兖州之南 。
站在兖州城楼上,是看不见它们的,只能凭想像来联想到它们 。这样,诗人的心胸一下子就变得极为宽广弘阔了,犹如庄子的大鹏,已飞到高空,鸟瞰齐鲁大地,东海、泰山、齐鲁各州郡,一时全都来到眼下 。
【登兖州城楼翻译 登兖州城楼杜甫赏析】一般人登楼,只能觉得站得高看得远,但再远也不超过目力所及,且城外只有平野与浮云,再也看不到其他物景了 。
但诗人的眼力大大超过普通人,他的眼力是靠想像力来延伸的 。故能想到东海、岱宗、青州、徐州,仿佛是说,整个齐鲁,都在我这一登之后,来到我的眼里了 。
- 古人登高望远的诗句 描写登高望远的诗句有哪些
- 台风鹦鹉登陆!67个预警生效,一个8级台风为什么那么多预警?
- 古诗登高的诗意 登高原文及翻译赏析
-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翻译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全诗
- 今年第4号台风“木恩”生成,3日凌晨在海南登陆,对哪些地方会有影响?
- 三国杀一直在登入界面 为什么三国杀进不去
-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其二翻译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赏析
- 如果把快船队的乔治换成哈登,快船队的夺冠能力会不会增强?
- 怎么查询个人征信官网查询 个人征信查询官网登录入口
- 本赛季常规赛得分王哈登目前在季后赛中的得分排名如何?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