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有什么习俗或禁忌?

大年初五,又称破五,是把初一到初五的禁忌解除的意思 。
大年初五禁忌:
大年初五就是“破”穷神,迎财神的日子 。除此之外,正月初五也是传说中财神的生日,故而更成了迎财神的吉日 。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节日之一 。旧时,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允许搞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 。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 。
1、迎财神
迎财神的时候,一般选在凌晨零点零分的时候,供上早早备下的羊头与鲤鱼,然后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以此来向财神爷表示欢迎 。因供羊头有“吉祥”之意,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鲤”与“利”谐音,所以人们都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爷显灵,便可发财致富了 。
接来了财神,送走了穷神,过了“破五”,就意味着“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此日皆可破”了,也是“送年”意思 。所以,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态了 。
2、放鞭炮
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 。人们要用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意思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
3、吃饺子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 。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 。此外,妇女们在这天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来拆拆,谓之“拆小人” 。这样可以免霉运 。
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 。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 。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初五这天,有些地方饺子里还要包上硬币、蜜枣、红糖等,寓意发财、好运早来、甜蜜和美 。
4、清垃圾
一定要将过年期间所制造的垃圾清扫干净,谓之“送穷”,否则会带来穷困 。将灶灰及清扫房屋的垃圾送出门外,再放炮驱邪 。寓意在新的一年里送出穷困,迎来富裕和幸福 。
5、不宜做事
按照旧的习惯,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财 。“五忙日”,禁止动土,否则可能会有灾害发生 。无论南北方,过去坊间都忌讳吃藕 。
6、忌串
《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 。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 。新婚女子亦于当日归宁,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 。《清裨类钞》也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 。
传说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破五” 。初五不串门其实就是避免见到穷神也就是小媳妇、有的地方干脆叫“初五送穷媳妇出门后喜迎财神”,其实是古时对妇女的一种不尊重 。
另外,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还会忌讳在这一天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 。
1. 吃饺子 。与大年初一一样,初五也要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 。这样捏住了小人的嘴巴,避免流言蜚语四起 。我们这边说是“吃花疙瘩”,因为在饺子里面可以包些花生、蜜枣、硬币,寓意将来甜甜蜜蜜,和和美美,家庭兴旺发大财 。
2. 放鞭炮 。初五这天,每家每户都要放鞭炮 。放鞭炮也要讲究从屋里外往放,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家里不好的、一切的妖魔鬼怪,穷气,晦气,全部赶走,赶得越远越好,预示将来没有小人作祟,一切顺顺利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