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虹堤记文言文翻译 偃虹堤记原文及翻译( 二 )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yú),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 。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 。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 。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
大凡考虑百姓利益比较深入的人,在谋划某些事情时都是十分精审的,所以能做到用工少而取得的功效却很大 。就是这道百步之长的堤坝,却可以抵御天下最险恶的风波和无法预料的凶险,惠及了当地百姓,同时也方便了湖北、湖南、夔州、成都广大地区出行之人,只要是往来于湖中的人,不论远近,都会享受到这道堤坝带来的便利 。而岳阳又是四路往来的要冲,每天往来船只需要在此地停泊的,不知道要有多少艘呢!如果堤坝的土石有幸长久不坏,那么滕太守惠及的人事,还能用数字来计算吗?事情不怕做不成,只怕时间久了容易损坏 。建筑者最初并不是不想让它长久坚牢,然而后来者却经常会把它荒废弃置 。自古以来那些有道德有才干的仁人,总想着为百姓兴利除弊,他们留下的遗迹到处都能见到 。如果后来者都能像初建者那样用心,那么百姓直到今天依然能够得到实惠,普天之下还有不受恩惠的事情发生吗?这也正是滕太守担心的事,所以托我写篇记文留给后来者 。
虞:忧患 。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 。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 。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 。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 。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 。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
滕太守志向远大、才干超群,是当世颇有名声的良吏 。眼下正是朝廷用兵用人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朝廷的重用 。还没能建立丰功伟业,便被迫退下担任了一州太守,其实他并没有用太多的心思,只是略施其余,希望能给一州百姓带来一点恩惠 。由于他深思熟虑,故而事半功倍,这种做事的方法很值得后来者效法,这是我写这篇记文的第一个理由 。不单纯为了博取当世人的赞誉,而是考虑如何让子孙万代都由此获利,告诫后来者不要将它废弃,这是我写这篇记文的第二个理由 。岳州百姓与洞庭湖中往来的人们,都希望有人为滕太守留下一篇记文,这是我写此文的第三个理由 。有上述三个理由就不能不写了,于是写下了此篇文字 。
急人:用人 。显用:重用 。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
欧阳修的主要作品有:
醉翁亭记、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祭石曼卿文、秋声赋、踏莎行·候馆梅残、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浪淘沙·把酒祝东风、生查子·元夕、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长相思·花似伊、丰乐亭记、浪淘沙·五岭麦秋残、浪淘沙、蝶恋花、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蝶恋花·画阁归来春又晚、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纵囚论、释秘演诗集序、送杨寘序、相州昼锦堂记、朋党论、踏莎行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