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葬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叙事散文 。文章明写婢女寒花,却几次提及妻子魏孺人,表现出归有光与魏孺人夫妻之间真挚深笃的感情 。全文篇幅短小,构思巧妙,详略得当 。作者从日常生活的平凡琐事中选材,详细描写了寒花的动作、性格、神态,自然平实,无雕琢之痕迹,富有感染力从体制上讲,它运用了小巧灵活的新形式,并采用倒叙的手法,突出了寒花的形象,情感真挚,亲切自然;另外,该文语言简洁凝练,抒情真挚,记事生动,体现出归有光散文善用极淡之笔,写极浓之情的特点 。
作品原文寒花1葬志2
婢3,魏孺人4媵5也 。嘉靖丁酉6五月四日死 。葬虚丘7 。事8我而不卒9,命也夫!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10,曳11深绿布裳12 。一日天寒,爇13火煮荸荠14熟,婢削之盈瓯15,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 。魏孺人笑之 。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16,即饭,目眶冉冉17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18便已十年 。吁,可悲也已![2]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寒花:作者原配夫人魏氏陪嫁过来的婢女 。志:墓志,一种文体 。婢:指寒花 。魏孺(rú)人:指作者之妻魏氏 。孺人:古代官员之母或妻的封号 。媵(yìng):陪嫁的婢女 。嘉靖丁酉(yǒu):即公元1537年 。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年号(1522-1566年) 。虚丘:地名 。作者家乡江苏昆山县东南有丘虚镇,二字或倒置 。一说,“虚”同“墟”,“墟丘”即大丘,土山 。另一版本为虎丘 。事:服侍 。卒:到头,到底 。鬟(huán):妇女梳的环形的发髻 。曳(yè):拖着,这里是拉的意思 。裳:古时下身的衣服,类似于长裙 。男女均穿 。爇(ruò):点燃 。荸(bí)荠(qí):一种水生植物 。根部可吃,南方或称马蹄 。瓯(ōu):小瓦盆 。饭:吃饭 。冉(rǎn)冉:形容缓慢移动或飘忽迷离 。奄忽:忽然,很快的,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白话译文婢女名寒花,是我妻魏孺人的陪嫁丫环 。死于嘉靖十六年五月四日,葬在土山之上 。她没有能奉我到底,这是命啊!寒花当初陪嫁来我家时,年方十岁,两个环形发髻低垂着,一条深绿色的布裙长可拖地 。一天天气很冷,家中正在烧火煮荸荠,寒花将已煮熟的荸荠一个个削好皮盛在小瓦盆中,已盛满了,我刚从外面进屋,取来就吃;寒花立即拿开,不给我 。我妻就笑她这种样子 。我妻经常叫寒花倚着小矮桌吃饭,她就吃,两个眼珠慢慢地转动着 。我妻又指给我看,觉得好笑 。回想当时,一晃已经十年了 。唉,真可悲啊!
创作背景寒花是归有光亡妻魏氏的婢女,随嫁来到归家的时候,只有十岁 。五年后,魏夫人去世 。又过了四年,即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五月四日,寒花去世,于是归有光为她写下了这篇葬志 。
作品鉴赏段落赏析
文章首节开头三句就点明了寒花身分、死去时日和安葬处所 。“魏孺人媵也”,寒花不是一般婢女,而是作者所挚爱的前妻的随嫁婢女 。“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寒花时年仅十九岁,距魏孺人之死已四年 。“葬虚丘”,寒花虽为婢女,仍择地郑重营葬 。起首点明亡婢的特殊身分,意在点明与作者的特殊关系 。亡婢、亡妻并述,因亡妻而及亡婢的爱屋及乌之情油然而生,因亡婢而及亡妻的追怀悼念之情亦随之而出 。这样,既暗示了“葬志”的写作动因,也开启了下文对往事的回忆 。领起了全篇 。节末一句:“事我而不卒,命也夫!”长声慨叹,总写悲情 。这是叙事之后的感情迸发 。本来寒花的随侍左右尚可聊慰对亡妻的思念,而今她又不幸早逝,作者的感伤之情便无可遏止了 。这里的“命”,不仅指寒花的命运,也兼指魏孺人乃至多次应试、此时尚未中举的作者本人命运 。红颜多薄命,生者亦坎坷,深沉的叹息奠定了全文感情的基调 。
- 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跌,创43年来新低,趋势之下,有何影响?
- 登鹳雀楼的字词意思全解 登鹳雀楼的意思全解
- 雾霾对人体会有哪些伤害?
- 全脑开发真的有效吗?
- 听说孩子不能吃竹笋,这是真的吗?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 有人说只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才是耍流氓,你认为什么样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才是正确的?
- 现在大学有哪些专业 大学有哪些专业?
- 男大女6岁有什么说法-男大女6岁有什么说法
- 男孩十五出生有啥讲究-男孩出生十五好吗
- 《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每个人的笑有什么不同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