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期的孩子,如何正确开发智力?

开发婴儿潜力 , 毫无疑问应该从胎教开始 。我主要是从四个方面着手进行的:
一是国学经典 , 胎教时定时听 , 出生以后也时常播放给孩子听 , 以《声律启蒙》为主 。
二是艺术欣赏 , 包括音乐和美术 , 自然是听名曲看名画 。注意也应每天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 , 每次半小时左右 。看名画推荐使用杜曼的名画闪卡 , 非常认同闪卡的作用 。
三是语言方面 , 坚持讲睡前故事 , 讲经典绘本 。
四是运动方面 , 分为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大运动可以进行很多的小游戏 , 比如用长绳子拉直放地上当独木桥 , 比如小熊单脚跳等;精细动作则可以用手指操、穿珠子、剪纸、折纸等进行训练 。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简要回答 , 我最近发表的文章皆是这一方面 , 如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孩子一出生就在观察模仿这个世界 , 在父母家人组成的环境中 , 摸索着探究着 , 慢慢融入成人的世界 。
所以我觉得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意识 , 就是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成长 , 而且他需要成长 , 而非按照刻板的儿童状态被过度保护 。
所以提早让孩子了解界限是必要的 , 从小就要在家里立规矩 , 比如电插孔 , 父母的钱包 , 不可以随意动 , 这禁区就是边界意识萌芽 , 代表着安全 。如果孩子倔强得很 , 不妨电一次 , 不会出危险 , 倒是可以真正体会到 , 不可控的危险的确就在禁区之中 。
随着人格意识独立 , 要给他体验相应的自我担当 , 比如小时候喂他喝水 , 但是手有力量了 , 要尽快教会他扶杯子 , 然后学会自己端 。他既有了自我感觉 , 也有了自我担当 , 这个才不至于孩子觉得可以支配所有人 , 但自己什么都拿不起来 。
智力不同于所谓的小孩心眼多 。孩子对人际关系的观察非常深刻 , 他会知道家庭当中谁能管事 , 谁能惯着他 , 所以他会很自然的学会支配关系趋利避害 。但这并不一定有利于他本身能力以及习惯的培养 , 因为学习新能力新习惯总是不舒服的 。
但是反过来 , 如果能拿出精力 , 来引导训练孩子增强动手能力 , 刺激他的神经来记忆甚至思考 , 尤其在失败之后反复训练 , 对他的智力开发乃至心智磨练都是有好处的 。持续累积的驾驭感会更好的夯实他的自我感觉 , 不会导致在溺爱的顺境中太过自负狂妄 。
所以我们中国传统几千年的教育 , 教孩子先学习洒扫 , 应对 , 进退 , 就是在不同的关系和场景中 , 学会了做事做人 , 不论是处人还是接物 , 立下的种种规矩 , 教孩子学会自律 , 学会动手做事 , 甚至学会照顾他人 , 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转化 , 这对于他的心智成熟是有很大帮助的 。
至于具体的方法 , 太多 , 但是作为教育者先要有这样的姿态 , 底气 , 才有能力与可能 , 带动 , 注意我用词 , 带动 , 是要引领和教导的 , 这就需要教育者有力量 , 而不仅仅是伺候照顾他 。教育必须是亲爱情感与领导力的结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