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面临中考心里有压力,怎样才能缓解他的心理压力?( 二 )


【孩子面临中考心里有压力,怎样才能缓解他的心理压力?】太多的家长在孩子中考前期抱有这样的担心了 。
但如果我们想象,孩子在这段时间里毫无压力是什么样子的?
那么,想要更好地去管理孩子的学习压力,我们分别从了解压力、压力的意义、压力的形成与调节来着手 。
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压力 。
压力,在物理学上是指施加在物体上的重量 。在心理学上给出的定义相对复杂,心理压力又称为心理应激,是指来自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各种事件在大脑皮层进行加工,在认知、人格特征等因素的作用下,大脑将刺激信号加以转换成为抽象观念,并进行加工、处理、储存,再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各种疾病 。
单纯从教科书中提取的心理压力概念来,压力还是比较吓人的 。但概念中所讲的是指压力一直存在并不断加深才会导致各种不良状态和疾病 。而实际上,压力对人只有破坏性的作用吗?
下在,我们来看看,有压力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有一个运用于运动领域的耶基斯——多德森法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正性、负性、中性压力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
当压力增加,正性压力会逐渐转化为负性压力,绩效或健康状况随之下降,生病的危险就加大 。最佳的压力是中点,正性压力变为负性压力的临界点 。研究表明,在最佳点处的与压力有关的荷尔蒙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效能和信息处理能力,如注意力等,使人更加警觉 。不过,离开最佳水平后,各方面的效能都开始下降 。从生理角度来说就是健康处于危险之中(慢性病) 。因此,任何有效的压力管理程序的焦点都有两方面,一是找到你的最佳压力水平,使它有益于你而非伤害你;二是使用应对技术和放松降低生理唤醒水平,使你能够远离压力过大的危险区域 。
第三,孩子的压力水平是由家长来决定的
很多家长都会说此时的孩子很焦虑 。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其实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很焦虑 。而焦虑是具有传递效应的 。家长的愿望、想法直接投射到孩子身上,每天张口必问孩子在学校怎么样呀?模拟考试情况如何呀?老师最近反馈的什么意见呀……所有的生活问题都能和考试发生联系 。久而久之,孩子每当和家长说话都表现得焦虑 。这也是这个年纪的孩子特别不愿意和家长谈心或冲突不断的原因 。
当然,这里并非是要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这样更不合适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压力的适度水平一般,我们要督促孩子的学习,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学习以外的事情 。让孩子有自己去释放的空间 。
最后,做好以下四点,让孩子学习无忧
1. 制造空间和机会,让孩子有动起来的意愿 。比如家里空间允许,做一些室内的运动 。如果能到楼下去走走就更好了 。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孩子用脑过度和对成绩的过份担心所产生的失眠 。
2. 保证孩子的睡眠 。那些闷头学到凌晨的孩子其实学习效率都不高,只是在用“熬时间”来告诉自己,我努力了 。
3. 营养方面我不用多说了,家长们肯定是想得更加周到 。
4. 心理调节:首先家长们要“管住嘴” 。在与孩子交流中,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尤其是孩子不开心时 。我有一位家长非常有趣 。某次孩子考试回来一脸的沮丧,家长想对孩子表示关心,开口就问“是不没考好?”结果孩子摔了书包进了房间 。家长很无耐,她委屈地说,我就是看孩子不开心才关心他的情绪呀?而真正关心孩子的情绪可以问“今天你好象不太开心?”或者“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和妈妈说说吗?”如果孩子和你交流,继续“听!下!去!”不要打断、不要主动评价!过程中认同孩子的一些感受和观点 。如果孩子不说话,那就转换话题或让孩子休息一会儿,这叫关心孩子的情绪 。孩子唯有在平静和放松下来时,才会选择和信任的人去谈现在发生的问题 。唯有感觉不那么紧张了焦虑水平也会下降,压力感才会下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