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颂按级别怎么划分 风雅颂划分标准是什么( 二 )




3.《诗经》分类存疑问题若干

(一)“国风”中为什么没有“楚风”?
从现存文献及出土材料来看 , 在诗经收集、编定的时期里 , 楚国当时有着发达的歌舞艺术和优秀的文学作品 , 但是现存《诗经》中却不见《楚风》 , 其原因是什么?


前人对此有种种推断 ,  汉代班固(《汉书·艺文志》)认为《诗经》 只录周诗 ,  而《楚风》不属于周诗;清代谭之纲(《(楚风补)序》)认为楚人“僭王猾夏”而被中原诸国所敌视 , 故摈弃《楚风》;周人骥(《(楚风补)序》)认为楚人没向周王朝提供作品;夏之蓉 (《(楚风补)序》)认为《诗经》中有《楚风》 , 只是没署名而已 。这些观点虽然给出自己的看法 , 但是没有作出详细的推测 , 无法以理服人 。


从楚国与周王朝的历史关系来看 , 楚人先祖熊绎受封于周 , 因其封地处于江汉 , 没有周文化发达 , 被称作“荆蛮” , 华夏各诸侯国也以歧视的态度对待楚国 , 这种歧视性态度和做法使楚国与周王室有了矛盾冲突 。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楚庄王争霸时期 , 楚国与周王室及其他诸侯国间长期处于敌对关系 。《过伯簋》铭文记载了楚周早期的军事冲突:“过白(伯)从王伐反荆 , 孚(俘)金 , 用乍(作)宗室尊彝 。” 自公元前951年起 , 周昭王多次率军亲征楚国 , 但是在楚国的抵抗下 , 最终“丧六师于汉”(《竹书纪年》) 。三百年后 , 即三百年后 , 即鲁僖公四年(前 656) , 齐桓公还借此 , 联合诸侯征讨楚国 。周宣王时对楚又一次进行大规模的征讨 , 《诗经·小雅·采芑》对此作了记载 。东周初年 , 羽翼渐丰的楚国试图通过正常途径提高政治地位 , 请随侯与周王室斡旋 , 提高楚国的名号级别 , 但是遭到周天子拒绝 。于是 , 楚君熊通僭礼称王 , “自立为武王” (《史记·楚世家》) 。楚成王时 , 为缓解与周王室及其诸侯国的矛盾 , “布德施惠 ,  结旧好于诸侯 , 使人献天子”(《史记·楚世家》) , 到周王室纳贡 , 周惠王赐胙与楚 。但这种和平局面极为短暂 , 春秋中期 , 楚庄王为天下盟主 , 问鼎中原 , 野心勃勃 , “八年 , 伐陆浑戎 , 遂至洛 , 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史记·楚世家》) 。


从《诗经》入选作品来看 , 《大雅》、《小雅》均为周王室之诗 , 三颂中《周颂》是周王室之乐章 , 《鲁颂》的鲁国诗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地 , 《商颂》的宋国是向周投降的商朝贵族微子启的封地 。十五国风中 , 《周南》的周地为姬旦的采邑 , “周南”即为“周以南”;《召南》的“召”为姬奭(音世)的采邑;《王风》是周王室直接控制区的歌谣;《豳风》中“豳“为周代祖先后稷的曾孙公刘的迁居地 , 在近陕西彬县一带 , 传说周代在此立国 , 后为周公的封地;《邶风》、《鄘风》、《卫风》、《郑风》、《魏风》、《唐风》、《曹风》中的邶、鄘、卫、郑、魏、唐、曹等七个诸侯国的始封君均为周王室的宗族成员;《齐风》、《陈风》、《秦风》和《桧风》中的齐、陈、秦、桧为仅有的异姓诸侯封国 。但这四国与周王室的关系也都非同一般:齐国是周朝开国元勋姜子牙的封地;陈国是武王长女之婿胡公满的封地;秦国先祖世代在西镇守戎狄 , 先祖秦仲为宣王时的大夫 , 周王室东迁时 , 秦国立下大功 , 始封为诸侯国 , 此外 , 东迁后 , 平王把镐京地区赐给秦国 , 可见 , 秦国与周王室的关系很不一般 , 而且继承了西周镐京地区的王室遗风;桧国相传为祝融后裔妘姓贵族的封国 , 是周王室笼络的对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