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诗经》向来存在着风、雅、颂的分类 。就传世文献看,其最早见于《荀子·儒效》;而从出土文献看,近年上海博物馆整理出版的战国楚竹书中“讼”、“夏”、“邦风”的记载更证明这一分类由来已久 。然而其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何在?却历来说法不一,未得到令人满意的解答,至今仍是《诗经》研究需要探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本文就来谈谈此类问题 。
1.《诗经》的分类
【风雅颂按级别怎么划分 风雅颂划分标准是什么】《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 共305篇 。
“风”大多为周代各地的民间歌谣 , 是三百篇中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 。“风”又称“国风” , 包括《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19篇、《鄘》10篇、《卫》10篇、《王》10篇、《郑》21篇、《齐》11篇、《魏》7篇、《唐》12篇、《秦》10篇、《陈》10篇、《桧》4篇、《曹》4篇、《豳》7篇 , 共十五部份 , 收诗160篇 。根据十五国风的名称以及诗的内容 , 大致可推断出诗的产生地相当于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地区 , 地域相当辽阔 。
《雅》收诗105篇 , 又分《小雅》和《大雅》 , 是周人所谓的正声雅乐 。《小雅》74篇 , 大部分是贵族宴享时的乐歌 , 也有一部分是民间歌谣;《大雅》31篇 , 是诸侯朝会时的乐歌 。这些诗大多产生于西周、东周的都城地区 , 即镐京(今陕西西安)和洛邑(今河南洛阳) 。
《颂》收诗40篇 , 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 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 。《周颂》31篇 , 是西周初年祭祀宗庙的舞曲歌辞 , 产生地在镐京 。《鲁颂》4篇 , 是鲁国贵族祭祀宗庙的乐歌 , 产生地在今山东曲阜 。《商颂》5篇 , 是宋国贵族祭祀其祖先商王的颂歌 , 产生地在今河南商丘 。
2.分类标准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 古人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后世学者对这也有不同的看法 , 其中有力者有以下三种说法 。
(一)按诗的内容和作用为依据 , 以《毛诗序》为代表 。《序》云:“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橘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此说对后世影响很大 , 尊毛派多从此说 。
(二)以音别为依据 , 以郑樵《六经奥论》为代表 。郑樵说:“风土之音曰风 , 朝廷之音曰雅 , 宗庙之音曰颂 。” 据朱彝尊《经义考》所引,李仲蒙认为,“夫《诗》者,古人之乐曲”,“诗人作之之时,固已为风、为小雅、为大雅、为颂,风之声不可以人雅,雅之声不可以人颂,不待太师与孔子而后分也” 。川南宋程大昌也说:“南、雅、颂,以所配之乐名 。” 近代王国维亦说:“窃谓风雅颂之别,当于声求之 。”加之《诗经》原本就全是乐歌 , 这种“音别”说在近代影响更大 。现行教材多从此说 。
(三)是多重依据说 。此说既标举音别说 , 同时又从乐歌的来源、作者及作品风格等方面来区分说明 , 所依据是多重的 。宋代朱熹即是这样 , 他既指出 , “风、雅、颂乃是乐章之腔调,如仲吕调、大石调”;又进而指出:“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若夫雅颂之篇, 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辞,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固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 。”“风则间巷风土男女情思之词,雅则朝会燕享公卿大夫之作,颂则鬼神宗庙祭祀歌舞之乐 。” 而目前通用的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这一高等教育新教材,在“本书所采用风雅颂分类依据是音乐之说”之注下紧接着说:“但音乐特点的形成,与其用途和地域的特点也密切相关,而不同特点的音乐,应用场合也不同 。风、雅、颂最初只是一种音乐分类,在流传中也有了内容的区别 。”编者虽未明说 , 但其实也是采用以音乐为主的多重依据说 。
- 什么级别的公务员才能被称为“官员”?
- lol段位级别图-lol段位级别图框子
- 阿里p6是什么水平-p6在阿里的级别
- 别董大全诗赏析及释义 二年级别董大古诗带拼音
- 你觉得肾结石的疼痛能达到什么级别?
- 副校长级 学校工会主席,权力没有,级别不低,有必要存在吗?
- 轩尼诗白兰地级别,轩尼诗纯白是什么级别
- 团长转业是什么级别
- 军衔和行政级别
- 和刘国梁同级别的邓亚萍为什么不执教中国女乒?也没进乒协工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