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 , 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表面看来 , 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 , 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 , 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 , 含蕴丰富 , 耐人寻味 。
评价:
刘辰翁《王孟诗评》:总无可点 , 自是好 。
郭濬《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 。
锺惺、谭元春《唐诗归》:谭云:说偈(“明月”二句下) 。钟云:“竹暄”、“莲动”细极!静极!
唐汝询《唐诗解》:雅淡中有致趣 。结用楚辞化 。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月从松间照来 , 泉由石上流出 , 极清极淡 , 所谓洞口胡麻 , 非复俗指可染者 。“浣女”、“渔舟” , 秋晚情景;“归”字、“下”字 , 句眼大妙;而“喧”、“动”二字属之“竹”、“莲” , 更奇入神 。
王夫之《唐诗评选》:凡使皆新 , 此右丞之似储者 。颔联同用 , 力求切押 。
黄生《唐诗矩》:尾联见意格 。右丞本从工丽入 , 晚岁加以平淡 , 遂到天成 , 如“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此非复食烟火人能道者 。今人不察其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之故 , 一落笔便想作此等语 , 以为吾以王、孟为宗 , 其流弊可胜道哉!
范大士《历代诗发》:天光工影 , 无复人工 。
王士祯《唐贤三昧集笺注》:写景太多 , 非其至者 。顾云:翻案“春草年年绿 , 王孙归不归”句 , 谓岂必春草思归 。“随意”字着“秋” , “留”字着“山居” , 澹适 。
沈德潜《说诗晬语》:中二联不宜纯乎写景 。如“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 , 景象虽工 , 讵为模楷?
张谦宜《茧斋诗谈》:“空山”两句 , 起法高洁 , 带得通篇俱好 。
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三四极直置 , 而清寒欲溢 , 遂使起二句顿增生致 , 不见为率 。五六加婉琢矣 。评:三四佳在景耳 , 景佳则语虽率直 , 不伤于浅 。然人人有此景 。人人不能言之 , 以是知修辞之不可废也 。梅坤承曰:语语作致 , 三四是其自然本色 。
张文荪《唐贤清雅集》:语气若不经意 , 看其结体下字何等老洁 , 切勿顺口读过 。
刘文蔚《唐诗合选详解》:王翼云曰:前是写山居秋瞑之景 , 后入事言情 , 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见 。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随意挥写 , 得大自在 。
- 今天日食时树下看到的阴影求科学解释?
- 能不能通俗的解释一下《长津湖》零下40度到底有多冷?
- 男土女水夫妻命运-女土男水夫妻命运解释
- 少年中国说原文解释 少年中国说全文原文翻译
- 苯酚与溴水反应现象解释 苯酚与溴水反应吗
- 江南逢李龟年全文解释 江南逢李龟年译文
- 清平乐村居诗句及解释 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诗意
- 文言文后出师表内容及解释 后出师表翻译及原文
- 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 贺知章咏柳古诗解释
- 竹里馆古诗意思解释 竹里馆王维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