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之交典故翻译 金石之交的故事慨括( 二 )


二、情深谊切
昌硕先生艺臻泰斗,为人却是平和相融,义重情真,信札中与品三先生言语诚挚,多有感惠,时及吴石潜、王福庵、丁辅之等友朋之辞,甚至力邀四杰至苏州寓所,更见昌硕先生与创社四杰间等情深谊切,谦谦君子之风 。(1),石潜宗兄、叶舟仁兄大人鉴:别后登舟,即访廉夫取得画册甚佳,所以沧海未及把晤,怅怅 。咋见子静翁云小有不适,拟到沪就陈莲老诊,意欲在小舫先生屋内假榻住十余日,未知有可居处否?乞代问子均观察、渔山先生,惠复为幸 。来时必在节后云云 。弟终日与季贶、鹤逸、瞎牛作狂谈,三君气味酷与蒙老、老渔、野聋诸公同,故得粟其所乐矣 。专此敬恳,敬叩道安 。宗小弟俊卿顿首 。小刚、沧海侯好,同好诸公均乞道侯不另 。(2),叶舟老兄惠鉴:读示后得悉旋居安福 。委件涂奉,真不直一哂也 。(羊润四头领谢)因忘却尊处住址,迟迟至今,罪罪 。兄何日到沪?弟因病回苏,无聊己甚,石兄现在何处?望便中示及 。敬颂道安 。(3),品三仁兄先生鉴:弟初四解维,端阳抵苏寓,寓中平顺,堪以告慰知己 。…又蒙以茶、腿见惠,弟当努力加飡,期病立减以合田盛意耳 。检得旧画一帧,敬以持赠,笔墨太劣,望弗携上人倚楼也,哂入为幸 。大驾何日来苏,可偕维翁、辅翁下榻敝寓,深盼深盼 。即颂道安 。弟俊顿首 。(4),品翁阁下:沪上握手乐甚,弟以小病即回苏寓 。委件涂奉,不足观也,幸教我 。专此,即颂道安 。(5),品三老兄惠鉴:接示作客西泠,兴复不浅,令人欣羡无己,弟以小有不适,日昨返苏,湿冷缠人,旧恙时作,且山荆亦病伤寒,殊为闷闷,委件涂奉一笑,幸正之 。润羊一头领谢 。复请旅安 。石潜兄以病回浙,晤及否?病已痊否?念念 。弟制俊顿首 。(6),品三老兄惠鉴:在杭承一切照料并各社长优待,心感靡已 。弟以冒寒归略有小病,现虽稍好而神气未复 。昨得示,兹将题名书上,夭斜不成字,维季兄见之必大笑 。又书画五卷,皆标明,祈交学古斋(除沧海外)、郦槐堂手分送之 。此讬,敬颂道安 。缶弟顿首,沧海兄侯侯 。
三、诗词唱和
昔时文士多有诗词唱和,往来以文会友,风雅儒沫,札中即见昌硕先生以七绝诗致叶为铭者:风光旭馆酒初酣,九友谈谐聚天龙 。跌坐一声齐脱帽,似随我佛誦和南 。缶草 。
四,画艺相蹉
此十七首信札中极有趣者莫过于:燕文贵何时人,乞品翁先生一查 。缶弟顿首 。叶师老爷 。(注:燕文贵(976-1044)吴兴人,擅山水、人物,於山水不师古人,自成一家 。而景致万变,观者如真临矣 。后世称之燕家景致 。)以昌硕先生尚且问画事于叶为铭,叶氏虽不以画艺问世,然叶氏通画理、画史确也 。笔者曾见叶氏画茗壶桃花图,尺素虽小,意趣盎然,用笔苍劲,设色雅宜,昌硕先生为题:品三画,古艳可掬,笔下有士夫气,盖不猛力从事耶,老缶 。是图想可佐证于此 。品三画,老缶题,由是图再知昌硕先生与品三先生之深谊 。
乙酉(1945)仲秋,叶为铭精装此十七首信札于一册,篆题:故友遗芬 。并曰:余与亡友吴缶老订交姑苏徐氏观自得斋,砻厉金石垂四十年,尺素往还积若干通 。劲宇为之检付装池竟,三复遗迹,因忆缶老所赠诗云:“新学街头齐演说,区区金石尔何人 。”良用抚然矣 。
唐存才於海上步黟堂镫下
【金石之交典故翻译 金石之交的故事慨括】2010年仲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