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之交典故翻译 金石之交的故事慨括

小记吴昌硕致叶为铭信札十七首
清光绪三十年夏,杭郡丁辅之、叶为铭、王福庵、吴石潜相聚孤山,小住人倚楼,研究印学,且有感于印学之将湮没,而相谋于西泠数峰阁之侧辟地若干弓,筑茅屋三两室,风潇雨晦,乐石吉金,唯印是求,亦仿前贤解社,修启立约,招揽同志,即以为社,社因地名,遂曰西泠印社 。由此,中华篆刻艺术历史翻开了绚丽斑斓的篇章,创社四杰及印社同仁公推印坛泰斗吴昌硕为首任社长,昌硕先生则谦和答曰:“社既成,推予为之长 。予备员,曷敢长诸君子 。惟与诸君子商略山水间,得以进德修业,不仅以印人终焉 。是则余之私幸耳 。”自此,昌硕先生与印社同仁,尤其创始人丁辅之、叶为铭、王福庵、吴石潜之谊因金石之缘、西泠印社之缘而深矣 。
近日得睹吴昌硕致叶为铭信札十七首,皆金石论艺,交往过从之迹,字里行间莫不溢有相知以心之情,印社先贤金石情谊由此可见一斑 。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俊卿,初字香朴,中年后改字昌硕,又字仓硕、苍石,别号缶庐、苦铁、破荷亭长,又署破荷、老荷、大聋,七十岁以后以字行,浙江安吉人 。擅金石书画,尤精秦石鼓文,为海上画派后期领袖,一代宗师 。
叶为铭(1867-1948)初名铭,字品三,号叶舟,杭州人,祖籍徽州,故署款、印章恒冠新安 。擅篆隶,能鐫碑,工篆刻,宗法秦汉,融会浙派 。精金考据之学 。著有《广印人传》、《金石家传略》、《歙县金石志》、《叶氏印谱存目》、《手抚周秦玺印谱》、《铁花盦印集》等 。
一、金石论艺
西泠印社之设旨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同仁间往来多有此切磋论丛,况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创始人叶为铭皆一时金石名家,是以有吴昌硕致叶为铭信札十七首中涉及金石、印学者占其十首之多 。现择其相关者列示如下:(1)日昨西湖游眺,胜景重逢,欣遇良朋(谓维季兄),纵观丁氏清秘,虽未覩主人翁而风度自可想见,金石缘深,藉增眼福,皆赖大力有以致之也 。(注:维季即印社创始人王福庵(1878-1960),初名寿祺,字维季,号福庵,别署罗刹江民,室号麇研斋,七十后自号持默老人,杭州人 。承家学,喜蓄印,自称印佣 。工书法,钟鼎、楷、隶无所不能 。精篆刻,得浙派神髓 。著《说文部属检异》、《麇研斋作篆通假》等 。)(2)数日不晤,想旅祉恒吉 。静公何日返苏?吾兄手拓《观自得斋印存》帋(即拙刻之印拓而非缶庐之印板)并尚未拓者,各以数张交去价带回一看即奉缴,因有友人欲求一观耳 。(注:静公为徐士恺,字子静,安微石埭人 。官浙江候补道 。嗜金石,精鉴别,精秘之藏,足与两罍轩、城曲草堂相抗 。晚寓吴下,与诸名流考订金石,间亦娱情铁笔,室号观自得斋 。刻观自得斋丛书,并为赵之谦辑二金蝶堂印谱 。)(3)数日不晤,想动定吉羊 。尊处所藏石鼓,乞借一观,约四、三日内即可奉缴 。拙以为可,望检交品三兄为荷 。此恳,敬叩 。景张太史大人道安,弟俊顿首 。(注:此为致龚心铭札而转交叶为铭者 。龚心铭(?-1938在世)字景张,安徽合肥人,金石收藏家 。光绪十八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4)接示并仰社刊单,弟於友人处函问,兹得十余人,不知尊处己録过不?又花四角泉购得印识一册,读之皆不相识之人,兹并奉鉴 。倘有再访出,当即补上 。(5)自家乡来,接读来示,藉审金石多福 。承惠先辈小像墨拓,精古无匹,拟装四小屏,悬之坐右,今而后知铁笔之不及兄也 。钦佩钦佩 。(6)金石杯酒,性命朋友,观自得斋传不朽 。(7)昨蒙枉驾,以天气太热,未能告畣,兹奉去龚函,乞转寄拙刻印花,伴函呈政,请法家指正为幸 。(8)连接惠书,遥念金石多福 。属件实以入春以来左足肿胀未能踏,故笔墨概不能酬应 。兹将先后寄下之洋拾番(前四后六)奉缴,乞检入 。《印人传序》容病瘥即落笔(岂有收润之理),然恐不久於人世,幸知己亮我 。(9)天龙龛僧桂岺以《藏钟记》乞瑑,记文平弱,桂岺信之不疑,遂为书丹 。吴人张七如勒石,拓以赚泉,此真小生丑态也,而品三仁兄偏争购之、潢治之,是认无鹽为施矣 。属题数语,草率应教 。(10)予好二王书,且好泼墨作芦雁,沙嘴溪头,荒率无状,遂名所居曰小长芦馆 。廿馀年来之官长芦、运鹽长芦,长岂芦夙缘耶,此印为翼生钟君所刻,平实古雅,爱玩不释手,因志数语於石以志缘起云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