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香积寺的诗眼并赏析 过香积寺王维古诗( 二 )


这里的“咽”、“冷”是炼字的典范 , 一直为后世所称道 。
深山中的泉水声 , 历来是“寂静”的象征 , 着一“咽” , 不仅深山的幽静可想 , 山石耸立的画面亦复可知 。
而“冷”字 ,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 将日暮山中幽冷的意境活活画出 , 同时也烘托出了诗人清冷寂静的内心世界 。
最后的尾联 , 诗人终于到达了香积寺 , 他看到了什么呢?
只见寺庙前是一湾空寂的潭水 , 诗人回想着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 内心一片宁静 , 最后坐在水潭边安静地打坐 。
这里的“空”并不是单纯指空旷无人 , 更多的是表现了一种“空寂宁静”的境界 , 这在王维的诗中是很常见的 , 例如“空山新雨后”、“空翠湿人衣”、“夜静春山空”……
而“安禅制毒龙” , 原本是佛教的故事 , 传说西方的水潭中 , 曾藏着一条屡屡危害人间的毒龙 , 后来被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 。
诗人这里运用这个典故 , 一来与“香积寺”相契合 , 更重要的是借此阐明了“心静即是禅”的大道理 。
所谓“水静极则形象明 , 心静极则智慧生 , 心不动 , 则身不动 , 不动则不伤” , 大概便是如此 。
山水明净 , 白云悠悠 , 绿竹青松 , 他是遁世的隐者 , 亦是红尘的雅客 , 将暮鼓晨钟里的禅 , 将空山幽潭的静 , 化作浪漫的诗意 。
心静如水清见底 , 意闲似风淡无痕 , 
七月盛夏 , 将纷扰的时光 , 在风轻云淡中释放 , 让寂静的人生 , 在云水禅心里生香 。
静不下来时 , 读读王维这首诗 , 时光荏苒有清欢 , 人生难得是心静 。
-END-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