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食品批发市场 厦门市干货批发市场( 四 )


夏商(中埔)农产品批发市场由夏商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于2002年8月开始筹建 , 2003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 , 一直以来以蔬菜水产的批发业务为主营方向 。随着水产品业务于2017年9月搬迁至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 , 夏商(中埔)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始标准化改造提升 , 改造后的市场呈现四大新变化 。
变化1
一站式批发采购
打造城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夏商(中埔)农产品批发市场重新规划定位为以蔬菜、肉禽、干货、调味品、粮油及冻品为主的综合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 突出城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定位 。未来 , 有综合品项需求的客户 , 到该市场批发采购就能一站式轻松搞定 。
改造后的市场按功能划分为蔬菜经营区、冻品经营区、干货调味品及粮油制品经营区、肉类经营区 , 还配备了两大生鲜配送加工区 。客户交易完成后可在市场内进行分拣、加工及物流配送工作 。蔬菜经营区还按照水叶菜类、调味菜类、浸泡器蔬菜、本地蔬菜种植户季节蔬菜、果菜类、特色菜、食用菌和干葱姜蒜等进行细分 。
变化2
“一进一出”闭合式管理
严进严出把好首道安全关
夏商(中埔)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进出口位置 , 设有门禁道闸杠 , 通过系统管理全面实现人车分流“一进一出” , 这种闭合式管理方法是保障厦门会晤积累的宝贵经验 。那么 , 什么是“一进一出”闭合式管理?市场负责人介绍 , 通过一系列数字化管理模式 , 严进严出 , 有多少农产品进来 , 就只能有多少农产品出去 。
车辆进入批发市场前 , 首先要持卡进行数字化备案 , 录入货品、物流、重量等基本信息 。随后 , 车辆停在进场待检区 , 刷卡就能知道蔬菜是否持有“三证” 。对没有“三证”的蔬菜 , 先进行批批检测 , 检测合格后 , 再持卡进入交易经营区卸货;对持有“三证”的蔬菜 , 也要按比例抽检 。管理人员严守进场的关口 , 通过数字化全过程把关 , 确保进来的蔬菜农副产品是安全的 。
对于合格的蔬菜 , 供应商要到进场登记室进行预申报 , 将当天进场蔬菜的品名、重量、检测结果等数据 , 上传到厦门市食品安全信息网(入市必登平台) 。
交易完成出场前 , 出口还要查验经营户持有的食用农产品上市凭证 , 菜品名称、场内销售者、产地、数量、价格、是否具有检验合格文件等信息一目了然 , 扫一扫二维码就可追溯 。
变化3
智能溯源秤功能强大
全过程“一品一码可视化追溯”
要进入夏商(中埔)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买卖 , 无论是买家 , 还是经营户 , 都要先持有效证据 , 在市场内办理一张带唯一编码的“厦门市肉类蔬菜流通服务卡” , 这张卡其实就是每位参与者的数字化“身份证” 。
可别小看这张“厦门市肉类蔬菜流通服务卡”——从进场到出场 , 每一个交易细节 , 每一个品相的批号、抽检信息及上市凭证 , 甚至结算金额 , 都是以数字化的方式记录在这张卡上的 。
全过程可追溯 , 是建立在交易信息及交易数据的基础上的 。那么 , 交易信息及数据来源从哪里采集?在夏商(中埔)农产品批发市场 , 每位经营户都配备了智能溯源秤终端 , 交易全过程都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方式进行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