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礼部尚书赵羾被贬隆庆(今延庆)时,在中秋之夜寻游此地,观景赏月,即兴赋《独山夜月》诗:“孤峰顶上月团团,仙掌高擎白玉盘 。咫尺冰轮移万里,分明弱水浸三山 。”若非亲临山顶,不会发出如此真切的感受 。
明清时期山上曾建有娘娘庙,供奉碧霞元君等诸神,还有一座居高临下的赏月台,多年后皆无存,2017年其遗址被考古发掘 。
星台览月
登台远眺,月如玉蝉
星台览月曾是京城东部的一处赏月胜地,为“大兴旧景”之一 。这里所说的大兴并非今天的大兴区,而是明清时顺天府所辖的大兴县,其范围包括北京城的东半部,因“星台”当时在大兴县境内,故为该县旧景 。
所谓星台,即今天朝阳区的将台 。早年间“台高千尺,万籁寂静,登台远眺,月如玉蝉” 。而中秋之夜在此赏月,更是别有景致 。
据清代《通州志》载:“在(通)州城北通京师东直门中路,旧传慕容氏拜将台也 。”据考,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景昭帝慕容儁所筑将台,当在今将台村以西 。因村位于将台附近的低洼地,故名将台洼 。
将台,也称拜将台,始于汉代,是一种军事设施,由点兵高台、屯兵营房和阅兵广场组成 。点兵高台通常是利用地势较高的平台作为最高军事长官点兵、阅兵之地 。东晋时期,战乱纷飞 。慕容部族占据北京,称燕 。慕容儁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为前燕第二位皇帝,其在位时多次征战 。为激励将士们,每次征战前,要在将台上把一些职位授予某位将士 。据传其中一座将台便设于今天的朝阳区将台洼村附近 。
明清时,此地空旷,当时出东直门有一条官道,通往北京东北部,将台北临官道 。其高高凸起,呈凌空之势,每至中秋之夜,便有京城的文人墨客出东直门,到此登高赏月,名为星台览月 。特别是那些“独在异乡为异客”之人,中秋团圆之夜,便在此遥望家乡,感受一份“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情 。而今星台早已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只留下将台这一地名 。
御园里的赏月佳景
“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和“长廊邀月”
京西御园以三山五园而泛称,历史上曾有多处赏月佳境 。
圆明园以“四十景”而知名,此外还有鲜为人知的“西湖十景” 。
西湖十景本是浙江杭州西湖及周边的十处特色风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大多围绕西湖分布 。置身于此,令人如临其境,堪称景点命名的典范之作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幸游西湖,对这里的景致格外青睐 。回到京城后,令宫廷画师绘制了西湖十景,随后将这十景“移植”到圆明园内,这样他就可以不用远足,便享受江南的秀丽风景 。其中的“平湖秋月”和“三潭印月”是御园中的赏月佳处 。
初秋之日,我特意到圆明园寻访曾经的赏月佳景 。沿着林荫小路,首先来到位于圆明园福海西北岸的“平湖秋月”旧址 。据圆明园管理处的张先生介绍:“平湖秋月”这处景致在雍正年间已经形成并命名了,乾隆年间仿建“西湖十景”时将此景进行了完善 。其整体建筑坐北向南,依山面水,营造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境 。月圆之夜,登楼眺望,在恬静中仿佛能感受到西湖之浩渺 。雍正皇帝几次到此赏月,并赋《平湖秋月》诗:“树杪暮烟收,晴光逐水流 。浅沙闲立鹭,轻浪稳眠鸥 。心月又圆镜,湖天一色秋 。恍疑星汉里,缥缈玉京游 。”
乾隆皇帝在这里造景时,更是颇费心思 。其所处的位置多有几分西湖的神韵:其东侧为石桥和双峰插云景观,西侧则连接廓然大公景区,北侧倚靠一组不高的小山丘,南面则是水面宽阔的福海 。在周边景致的营造上,力求从意境上达到最佳 。乾隆皇帝多次到此赏月,并赋诗曰:“不辨天光与水色,结璘池馆庆霄凉,蓼烟荷露正苍茫 。白傅苏公风雅客,一杯相劝舞霓裳,此时谁不道钱塘?”
- 为什么许多人厨房用三眼灶,体验过后,才明白有多方便实用
- 赞美中秋节的好词好句 关于中秋节的唯美句子
- 最适合中秋节的古诗 中秋的优美诗句
- 描写中秋节的好句摘抄 描写中秋节的句子
- 中国民间故事喝腊八粥 中国民间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 中秋节祝福同事的祝福语 中秋公司祝福语大全
- 七八个月的宝宝不爱睡觉 为什么宝宝不爱睡觉
- 描写月亮的唯美诗句 描写中秋节月亮的诗句
- 错层的房子风水 为什么错层的房子不好
- 中秋节贺词祝福语简短 中秋快乐祝福语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