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唐代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803年-853年) , 晚唐杰出诗人 。字牧之 ,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公元828年进士及第 , 授宏文馆校书郞 , 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与晚唐诗人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 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 , 此时春暖花开 , 气清景明 。清明节也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 几千年来 , 人们都会在这一天祭祖扫墓、追忆先人 。因此 , 清明这个节日既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 , 也有怀念亲人的感伤情怀 。
古往今来 , 中国有关清明的诗词不计其数 , 流传最为广泛的当属这首杜牧的《清明》 。全诗描写了一个身处异乡的旅人 , 在清明节日背景下的心路历程 , 诗意虽通俗易懂却含蕴丰富 , 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
清明 , 多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 , 可偏偏下起了雨 。诗人用“纷纷”形容雨势 , 实为精妙 。纷纷小雨 , 细如牛毛 , 连绵不绝 。在本该家人团聚、祭祀祖先的清明佳节 , 独在异乡的路人 , 又碰上这样的天气 , 他的心情会怎样的呢?“纷纷”既是从天空飘落的小雨 , 更是诗人凄迷纷乱的心绪 。
诗人在第一句用“纷纷”二字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 第二句直接写情:“路上行人欲断魂” 。“路上行人” , 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 , 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 。“断魂”是一种悲伤至极的心理感受 。在古诗中引用“断魂” , 一般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 , 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 。诗里没有说“欲断魂”的具体原因 , 留给了读者揣测的空间 。
古人对待清明这个节日 , 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 。在当时 , 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 , 本该是家人团聚 , 或游玩观赏 , 或上坟扫墓 , 是主要的礼节风俗 。此时 , 感情丰富的诗人 , 孤身他乡赶路 , 偏偏又遇上纷纷细雨 , 春衫尽湿 。触景伤怀 , 这就更容易惹动他的心事 , 更增添了一层愁绪 。
第一句写景 , 第二句写情 , 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到了一种忧愁伤感的情绪里 。人生在世 , 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 但也总不能一直沉浸在这种悲伤里 , 总是要想办法排解 , 于是顺势就有了第三句 , “借问酒家何处有?” 。找个小酒馆 , 歇歇脚 , 避避雨 , 喝上一两盏 , 暖暖身子 , 最要紧的是借此消消心头的愁绪 。于是 , 他向人问路了 。
那向谁问的路呢?“牧童遥指杏花村” 。牧童是怎么回答的 , 诗人没有告诉我们 , 但最妙在于“遥指”这一个动作描写 。单看一个“遥”字 , 字面意义是远 , 使我们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 。但加一个“指”字 , 又使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酒馆 。若真的距离遥远 , 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 , 若真的就在眼前 , 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 。妙就妙在这不远不近之间 。“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 , 也不一定即指酒家 , 诗意在于不言而喻:那里有一家小小的酒馆在等候这位孤行路人 。
- 0段奶粉和1段的区别 奶粉怎样分段
- 九个月宝宝一天食谱 九个月的宝宝食谱大全
- 吸烟对青少年有哪些危害 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有哪些
- 如何取环 什么是取环
- 分娩之前有什么特别的征兆吗 分娩前有哪些征兆
- 正确的孕周计算方法 孕周计算方法
- 关于劝学全文鉴赏 孙权劝学的主旨句
- 积极向上爱国的古诗 关于国家的古诗有哪些
- 西施咏全文赏析 西施咏王维古诗词
- 西塞山怀古全文翻译 西塞山怀古注音版古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